Workflow
燕麦科技:手机创新周期驱动FPC软板设备 MEMS传感器及硅光设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502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燕麦科技是国内FPC测试设备龙头 未来几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复苏以及AI Phone等手机技术创新带来的需求提升 FPC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将带动公司主业FPC测试设备需求 同时公司在MEMS传感器测试设备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其市场空间更大 叠加收购Axis Tec进入硅光赛道 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8/1.50/1.82亿元 对应PE为44.3/29.0/23.9倍(2025.02.26) 维持"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燕麦科技:FPC测试设备龙头 - 专注于测试领域十余年 成为FPC测试设备领先企业 公司前身2012年成立 2020年上市 已成为电子产业智能制造行业专用检测设备和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的优质服务商 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FPC企业中的八家 并成为苹果、谷歌等公司的供应商 [8] - FPC测试设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FPC可弯曲、轻薄 应用广泛 燕麦科技从FPC测试治具起步 产品向多领域延伸 业务覆盖多行业 致力于提供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 自动化测试设备是主要收入、利润来源 2024H1自动化测试设备收入1.09亿元 同比增长15.56% 测试治具业务收入稳定增长 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15][16][21] - 营收稳步增长 毛利率维持高位 股份支付等因素短期影响利润释放 2017 - 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5.12%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14.28%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公司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5% - 60% 净利率有所下滑 期间费用率增长 研发费率持续增长 多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影响净利润释放 2024H1存货及合同负债高增 保障下半年业绩增长 资产负债率极低 在手现金充足 未来有望并购泛半导体类前沿技术项目 [26][27][29] FPC测试设备:行业复苏+技术创新推动需求增长 - FPC下游应用广泛 单机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FPC符合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应用于多领域 2023年全球FPC产值规模预计为121.91亿美元 2028年有望增长至151.17亿美元 FPC性能优异 单机使用量不断提升 如iPhone单机FPC用量从10片提升到28 - 30片 [41][48] -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叠加手机创新周期 带动FPC需求增长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复苏 预计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4% AI手机陆续面世 预计全球市场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约1.5亿台增长到2027年的约5.9亿台 折叠屏手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021 - 2027E CAGR达49%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 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由2024年的5.60亿台增长至2028年的6.46亿台 AR/VR前景广阔且存在轻量化需求 FPC用量有望提升 [55][58][61] - 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 为FPC需求增长注入新动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4年8月渗透率达44.84% 汽车电子化程度加深 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例提升 汽车轻量化要求推动FPC替代传统线束 预计新能源车单车FPC用量将超过100片以上 公司积极投入研发 车载FPC大有可为 [72][78][82] - 技术+客户双重优势 构建FPC测试设备坚固壁垒 FPC测试存在诸多难点 公司深耕测试行业十余载 核心技术积累深厚 具有快速研发能力 可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客户资源优质 客户集中度高 全球前十大FPC制造商多数为公司直接客户 苹果为公司下游最大客户 占公司收入比例超过80% [85][86][91] MEMS测试设备:新兴业务潜力广阔 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 MEMS种类众多 下游应用广泛 2023年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约146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3] - 对标MEMS传感器测试设备龙头意大利SPEA 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依托技术积累 已成功开发出气压传感器测试设备 掌握一系列核心技术 多项技术指标达全球领先水平 温湿度传感器测试设备样机已开发完成、IMU测试设备处于demo机开发阶段 未来有望拓宽品类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硅光晶圆检测设备:AI应用加速落地 受益于硅光技术产业化加速 - 收购Axis Tec拓展硅光设备新赛道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Axis Tec公司的67%股权 交易对价2072.85万元 Axis Tec为新加坡领先的硅光晶圆级测试设备、光电耦合设备供应商 此次收购有望帮助公司缩短进入半导体前沿领域的周期 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8/1.50/1.82亿元 对应PE为44.3/29.0/23.9倍(2025.02.26) 维持"增持"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