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培龙:传感器国产替代龙头,横向拓展开辟多重成长曲线-202503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培龙是国产车规级传感器领军者,利润增长拐点已至,有望充分受益传感器行业国产替代 [3]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是业务基本盘,压力传感器支撑未来几年高速发展,氧传感器与力传感器开辟双重成长曲线 [3]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2/1.37/1.79亿元,对应PE为96.3/64.7/49.4倍(2025.2.28),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安培龙:国产车规级传感器领军者,纵横并举拓业务 - 勤拓展:以热敏电阻起家,历经三阶段发展,纵横向并举拓展业务,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分工明确,产品矩阵丰富且战略定位清晰 [12][17][20] - 显成果:2018 - 2023年营收CAGR为23.6%,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20.9%,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压力传感器规模与占比快速提高驱动业绩增长;毛利率稳定维持30%以上,期间费用率大幅回落后趋于稳定 [25][28][30] - 重研发:2020 - 2023年研发费用CAGR约27%,研发人员数量由107人增长至230人,占比从6%提升至10%;2024年Q1 - 3研发费用率6.2%高于同行;创始人深耕行业超30年,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 [33][35][39] 二、传感器行业:大国博弈万亿赛道,国产替代迎来曙光 - 传感器是感知世界首要工具,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93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3645亿元占比约26%,行业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41][44] - 产业链主要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等,下游应用市场中汽车电子占比最大;全球生物传感器规模最大,中国压力传感器占比较高 [50][53] - 我国约80%的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亟需国产替代 [58] 三、压力传感器:乘势突破外资封锁,近年业绩驱动引擎 - 行业:2019 - 2023年我国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CAGR约16%,预计2024 - 2028年CAGR约11%,下游汽车占比40%为最大细分市场;技术路线多,全量程覆盖难度大;中国高端市场由外资主导,国内企业多组装且核心芯片依赖进口 [61][62][69] - 公司:压力传感器是战略产品,自2019年末量产以来订单量快速增长;关键指标对标森萨塔,传统燃油车领域通过国产替代提升份额;自研MEMS、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实现全量程覆盖,各类产品已取得项目定点/中标 [71][72][75] 四、温度传感器:安培龙业务基本盘,国内领先扬帆海外 - 行业:中国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预计2028年达到328亿元;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子等领域,汽车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全球过半产能集中于中国,家电用国产化率较高,汽车用国产替代逐步加快;呈现外资品牌与国内龙头同台竞争格局 [79][83][94] - 公司:自主掌握垂直产业链,核心产品性能与国际龙头接近,已逐步实现替代;国内消费领域市占率5%,通过加大合作规模持续国产替代;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接近全球领先厂商,成功进入国际品牌供应链体系;依托压力传感器经验将温度传感器导入汽车行业,并拓展至新兴领域 [96][98][102] 五、力&氧传感器:战略储备级产品,开辟双重成长曲线 - 力传感器:力觉传感器是机器人发展不可或缺部分,六维力传感器应用广泛;乐观测算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87.2亿元;安培龙凭借玻璃微熔技术切入,产品端与客户端进展迅速 [104][105] - 氧传感器:是实现尾气排放达标的核心器件,是公司长期战略储备产品,未来有望借助国产化趋势深耕汽车后装市场并取得前装市场订单 [3] 六、公司护城河:两大自主技术平台,三重前瞻拓展战略 - 依托敏感陶瓷&MEMS技术平台,实现自主可控 [32] - 市场&客户&产品协同开拓,积累优质客户资源 [33] 七、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2/1.37/1.79亿元,对应PE为96.3/64.7/49.4倍(2025.2.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