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斯达:公司深度报告: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关注公司产品类业务进展-20250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拓斯达,给予“增持”评级 [1][5][8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拓斯达以注塑机辅机业务起家,后布局工业机器人、五轴数控机床领域迈向高端自动化,2024 年加盟华为具身智能项目,具身智能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1] -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提升,机器换人是长期逻辑;自主可控要求下,国产五轴数控机床有望加速发展;注塑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关注国产高端化进展 [1]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收缩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未来重点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等产品类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恢复增长 [2][4] 各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2007 年以注塑机辅机业务起家,2015 年布局工业机器人,2021 年布局五轴数控机床领域,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国内办事处约 30 家,海外有分公司和办事处,触达客户超 20 万家,累计服务超 15000 家 [1][18] - 实控人吴丰礼持有 31.06%股份,三位高管合计持有 40.64%,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上市后多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绑定骨干员工利益 [30][33] - 2021 年底提出战略转型,聚焦产品类业务;2024 年 11 月投资设立矩阵智控研发运动控制平台;同月加盟华为具身智能项目,具身智能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5][36][37] 行业背景 - 工业机器人产业支持政策频出,2023 年全球装机量 54.1 万台,中国占比 51%;国内品牌份额 2024 年达 52.3%,首次超国外品牌,未来仍处快速发展阶段 [40][43][48] - 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我国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出口以中低端为主;五轴数控机床是先进水平,公司子公司产能搬迁后有望受益于普及化 [52][56][59] - 注塑机用途广泛,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114.12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158.55 亿美元,CAGR 为 5.63%;欧洲、日本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差距缩小;公司电动注塑机表现亮眼 [60][61][64] 公司分析 经营情况分析 - 近年来营收下降,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22.35 亿元,同比降 30.96%;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1.8 - 2.5 亿元 [65]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 2023 年贡献 26.86 亿元营收,占比 59%,2024 年收缩超 50%,未来将进一步收缩;海外市场营收基本稳定,2024 年上半年占比升至 25.90% [67] - 2021 - 2023 年存货和合同负债下降,2024 年前三季度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 7.72 亿元、3.87 亿元,较 23 年同期降 3.02 亿元、2.17 亿元 [68] 财务分析 - 2020 - 2022 年期间费用率下降,2023 年回升,2024 年前三季度为 18.76%,较 23 年同期升 5.43pct [70] - 202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0.31%、0.14%,较 23 年同期降 0.84pct、3.95pct;除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外,其余业务毛利率 37.78%,同比增 3.94pct [73] - 2024 年前三季度存货周转率 2.42 次,较 23 年同期增 0.22 次;应收账款周转率 1.28 次,较 23 年同期降 0.35 次 [74] 盈利预测 - 中性情景下,预计 2024 - 2026 年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营收分别为 13.43、6.71、5.37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0.19%、3.19%、3.25% [78] - 预计 2024 - 2026 年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营收分别为 8.81、8.37、8.62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4.60%、35.98%、36.29% [79] - 预计 2024 - 2026 年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营收分别为 5.10、5.62、6.46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2.66%、33.28%、33.86% [80] - 预计 2024 - 2026 年数控机床营收分别为 2.93、3.08、3.39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33.60%、34.11%、34.29% [81] 估值与评级 - 中性情景下,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 30.99、24.51、24.5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2.09、0.80、1.38 亿元;EPS 分别为 - 0.44、0.17、0.29 元 [5][84] - 选取 4 家可比公司,2024 年平均市净率 PB 预期为 6.43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