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积极打造AI终端硬件制造平台,加速在AI硬件领域探索,受益于端侧AI浪潮,各业务板块迎来新机遇,不断拓宽产品矩阵,全面拥抱高成长赛道,预计2025/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具有估值优势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商,渗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 1.1 从模切起步,构建全球化精密制造一体化平台 - 公司发展经历三段式突破,2006 - 2016年飞速发展,从模切业务起步成为排名靠前供应商;2017 - 2021年收购拓展,上市更名并多次收购拓展业务;2022至今乘AI东风,开拓新领域,成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15] -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功能件等业务,产品应用于AI终端设备及通讯、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 [16] 1.2 公司股权集中,股权激励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 公司股权集中,董事长曾芳勤为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三季报合计持股61.13% [19] - 公司设有股权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4 - 2026年,2024年9月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410人,授予数量达18861万份 [19] 1.3 收入稳步增长,大力投入研发推动技术创新 - 2019 - 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重回正增长,同比增长28%至315亿元 [24] - 2019 - 2023年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1%左右,24Q1 - Q3毛利率同比下降5.0pcts至16%,费用率稳中有降 [29] - 分业务看,24H1 AI终端及通讯类业务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9.8%;汽车业务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42.9%;光伏储能业务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56.4% [31] - 公司具备三级研发平台和六大子平台,24Q1 - Q3研发费用14.0亿元,同比增长2.1% [35] - 公司拟募集21.16亿元投入多个项目,包括制造中心建设、研发生产、智能化升级等 [37] 二、受益端侧AI浪潮,打造AI硬件制造平台 2.1 AI持续渗透,驱动换机周期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6%,预计2025年需求进一步提升 [42] - 2024年全球生成式AI手机渗透率达11%,预计2027年达43%,出货量超5.5亿台;2027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将达1.5亿台,渗透率超50% [43] - 2024年Q3全球AI PC出货量占本季度PC总出货量的20%,预计2028年占比达73% [47] - AI终端对散热、电池、充电等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散热方面VC均热板成主流,不锈钢VC有进步空间;电池容量不断增大,2025年有望突破8000mAh;快充需求激增,iPhone充电功率有提升空间 [49][58][64] 2.2 服务器空间广阔,公司进军显卡市场 - 预计2025年AI服务器产值接近2980亿美元,出货量同比增长28% [69][71] - 公司具备散热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进军显卡市场,进入AMD供应链核心 [72] 2.3 AI眼镜大势已至,AI赋能XR新发展 - 24Q4全球VR销量同比增长10%,AR销量同比下降8%,AI智能眼镜崛起,24全年累计销量234万台,预计2025年达550万副 [74] - 公司为XR领域头部客户提供核心零部件,深度绑定XREAL,为其AR眼镜提供服务,XREAL合作开辟公司新增长空间 [79][82] 2.4 精密功能件专家,打造AI终端硬件制造平台 - 公司在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领域布局广泛、技术积累深厚,提供一站式AI终端硬件智能制造服务 [83] - 公司散热产品布局广,VC均热板量产出货,应用冲压工艺降低成本 [84] 三、不断拓宽产品矩阵,全面拥抱高成长赛道 3.1 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打开动力电池结构件市场 - 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9.4%,渗透率达38.9%,新能源汽车电子占成本比重高,推动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增长 [88] - 我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2 - 2027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1% [91] - 公司2021年收购浙江锦泰开拓新能源业务,成为北美新能源大客户重要供应商,拟并购江苏科达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94][97] 3.2 以特种机器人技术为基础,人形机器人业务快速成长 - 人形机器人发展向好,大模型赋能提升其交互、智能和应用场景拓展能力 [99] - 公司自2009年积累机器人研发技术,拥有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核心硬件,旗下领鹏智能有多项专利和产品布局 [102] 3.3 折叠屏手机增长空间大,碳纤维结构件助力轻薄化 - 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预计2025年达100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9.1% [9] - 公司碳纤维结构件已在高端折叠屏手机量产出货 [9] 3.4 光伏市场增长迅速,绑定大客户提升份额 - 全球和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未明确提及具体内容,可结合图表推测] - 公司光伏储能业务提供关键产品方案,与国际领先客户合作,业务协同性强,提升市场份额 [17][18]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0/591亿元,同比增长22%/21%,实现归母净利润22.8/29.7亿元,同比增长30%/30% [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分别为30/23X,具有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领益智造:平台化制造领导者,机器人+眼镜+折叠屏+服务器探索新机遇-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