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月镜片:国产镜片龙头,近视防控、智能眼镜赛道高景气-20250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产镜片品牌龙头,常规镜片业务受益于产品结构及大单品放量,收入与利润稳步提升 [7][154] - 公司积极布局近视防控业务构筑第二成长曲线,随着AI智能眼镜的兴起,公司也做了充分布局,未来智能眼镜的放量有望成为潜在增长点 [7][1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镜片行业二十余载,国产镜片领军企业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光学镜片领军企业和A股唯一以光学树脂镜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具备完善产业链及一站式服务体系,业务涵盖镜片、原料、成镜、镜架等,核心产品为中高档光学树脂镜片,以自有品牌“明月”为主 [16]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集中,控股股东为明月实业,实控人有丰富视光行业经验,管理层多数有眼镜行业工作背景 [21] - 2017 - 2023年,公司营收从4.26亿元增长至7.49亿元,CAGR为9.8%;归母净利润从0.17亿元上升至1.58亿元,CAGR为45.1%。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83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11.9% [25] - 镜片业务为主要营收来源,2023年镜片销售收入5.95亿元,占比79.5%。公司以国内销售为主,2023年国内营收占比94.6%,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2023年直销收入占比60.4% [32][34] - 201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整体上升,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59.3%,净利率提升至24.8%,各项费用率较稳健,销售费用率较高但低于依视路 [36] 行业:量价齐增驱动规模增长,功能性镜片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 中国镜片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中游镜片制造商和下游终端消费市场,树脂镜片是主流,应用占比超70% [41][46] - 2024年我国眼镜市场规模约740亿,预计2024 - 2029年CAGR为5.7%,销量和单价预计分别以3.3%、2.3%的CAGR增长,未来市场规模增速或由销量驱动转向价格驱动 [5][48][51] - 国内近/远视人群高基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职场人视疲劳问题严重,消费者换镜周期受年龄影响,预计未来换镜频率将缩短,镜片需求扩容 [53][60] - 技术迭代使镜片向高折射率与低色散系数平衡发展,功能性镜片需求日益增长,离焦镜在延缓近视加深上效果显著,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有望提升 [64][70][76] - AI赋能打开智能眼镜成长空间,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预计2025年无显示的AI智能眼镜开始大规模增长,2035年AI + AR智能眼镜渗透率达71% [77][81][84] - 我国是眼镜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出口价值量相对较低,2023年出口占全球份额58.6%,出口均价与进口均价差异逐渐拉大 [88] - 进口品牌垄断中高端市场,内资品牌建设持续发力,按镜片出厂销售额计,前十大主流品牌集中度约为68.2%,按零售量计,明月镜片市场份额12.4%位居第一 [94][95] 研发为矛,品牌与渠道双轮驱动,夯实国产镜片龙头地位 - 公司掌握部分核心原料生产工艺,实现1.60及以下折射率树脂单体自主生产,1.67折射率可外部定制生产,1.71折射率已掌握实验室制备方法,原料自产可降低成本、优化品质 [101][106] - 公司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主推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定价弹性大、毛利率高,通过提价和优化产品矩阵提升品牌定位,高折射率系列和低折射率功能片收入表现良好 [113][117][121] - 公司2021年进军近视防控市场,推出“轻松控”系列产品,设计领先、产品线丰富,24Q4推出的轻松控Pro2.0临床数据表现优异,2024年上半年该系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8.86% [124][126][129] - 公司渠道多元化、扁平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对接客户获取高利润率,经销优化结构提升经销商质量,通过渠道优化和品牌溢价提升平均出厂价和终端零售价 [133][140][14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3%、10.3%、17.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1%、16.7%、22.7%,对应EPS分别为0.87元、1.01元、1.24元 [7][149] - 选取爱博医疗、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倍数为3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