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雷赛智能:运动控制老牌王者,机器人电机风正时济-202503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雷赛智能是运动控制龙头,打造“智能制造”主航道与“移动机器人”辅航道,2019 - 2023 年营收/归母净利 CAGR 分别为 21%/7%,预计 24 年起利润增速大幅修复 [8] - 运动控制市场空间近 300 亿元,公司从步进、控制卡起家拓展至伺服、PLC,新品类进入收获期,预计主业营收 CAGR 20%+ [8] - 机器人电机发展态势良好,公司是无框&空心杯新龙头,董事长为行业专家,产品矩阵完备,产能可观,已与近百家机器人公司合作,机器人小脑潜力无限 [8] - 预计公司 24 - 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0/2.82/3.68 亿元,同比+52%/+34%/+31%,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73x、55x、42x,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运动控制全面布局,底蕴深厚,成长可期 - 步进/运动控制器/伺服龙头,布局机器人: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深耕运动控制领域 20 余年,产品覆盖主要领域,2023 - 24 年打造“移动机器人”辅赛道,开启第三次创业;拥有控制器、步进系统、伺服系统三大主业,是通用运动控制器及步进系统龙头,稳步进军 PLC/伺服系统市场,新增机器人业务进展顺利 [16][17][21] - 股权集中,员工持股比例高:李卫平夫妇合计持有 43.11%股份,为实际控制人,股权集中;公司 2022 年发布激励计划,涉及 1333 万股,占总股本 4.4%,2024 年调整回购及行权价格 [23][26] - 持续变革,研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董事长李卫平博士带队,核心团队经验丰富;2012 年引入 IPD 理念拓展为 IPDPI 流程;2021 年聘请向少华协助变革,已具备“平台型”经营管理体系;吸纳头部企业核心成员梳理迭代流程 [28] - 管理模式再变革,协同实力不断增强:2021 年打造“行业线+区域线+产品线”三线协同互锁共赢模式;行业线聚焦新兴行业提供定制方案,区域线依托网络复制成功案例,产品线互锁行业线、协同区域线提升营销效率 [33] - 营收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修复:2019 - 2023 年营收从 6.63 亿增长至 14.15 亿元,CAGR 为 21%,归母净利润从 1.08 亿增长至 1.39 亿元,CAGR 为 7%,预计利润增速大幅提升;毛利率、净利率相对稳定,2023 - 2024 年费用率显著下降,未来盈利能力将回升;董事长为行业专家,团队研发实力雄厚,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10%+ [34][38][40] 2. 工控:市场广阔,进口替代持续 - 运动控制:工控核心场景:工控利用多种技术使工厂生产更自动化等,运动控制是工控核心场景,运动控制系统由控制、驱动、执行层构成,步进系统控制简单、成本低,伺服系统定位精度高、更高端 [44] - 工控:兼具周期性和成长性:2008 年以来有 3 轮上行周期,行业增长与制造业景气度、固投关系明确;24Q4 处于需求筑底阶段,多个传统行业已现复苏态势,预计 25 年多数行业触底回升,行业转正恢复至 0 - 3%增长 [45][48] - 内资工控:拓展至解决方案商,国产替代推进:内资厂商在品类拓展上进展顺利,依靠“解决方案+性价比+服务”拓展客户;内资厂商行业覆盖度较高,经营稳健程度更高 [51][53] - 运动控制:先进制造与机器替代的核心场景:运动控制是工控自动化先进制造与机器替代的核心场景,2024 年国内行业需求 206 亿,同比 - 2%,预计 25 年增速有望恢复至 0~5%,市场空间约 300 亿元 [56] - 伺服系统:成长空间大、国产替代势不可挡:伺服在先进制造领域应用多,行业需求有望复苏,预计增速回升至 5%左右;市场格局上国产替代不可阻挡,长期预计内资占比超 80%;公司伺服系统产品性能领先,营收和市占率持续快速提升 [57][59] - 控制器:运控大脑,进口替代加速:PC - based 运动控制器向高性能等方向发展,内资已占据主导份额;小型 PLC 内资替代更为容易,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维持 3% - 5%的增长,内资逐步挤占外资份额;公司运动控制卡根基深厚、性能领先,PLC 产品进展顺利 [62][63][66] - 步进系统:规模趋稳,集中度高:步进系统用于低负载/恒负载低速工况,市场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预计未来应用领域扩展,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 0 - 5%;公司步进系统性能领先,营收稳增 [70][72] 3. 机器人电机风正时济,无框&空心杯新龙头 - 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无框&空心杯电机:人形机器人主要有旋转、线性执行器和空心杯电机模组三类执行器,无框电机是旋转&线性执行器优选,空心杯电机是灵巧手主流方案 [76] - 无框电机:海外起步早,国产份额高:无框电机市场规模、应用范围较小,预计随人形机器人爆发市场规模将增长,目前国产市场份额已超 50% [77][78] - 空心杯电机:集中度高,内资加速布局:空心杯电机市场集中度高,主要应用于医疗、航空等领域,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头部企业地位较高,国内企业生产效率及线圈质量有差距 [80] - 人形机器人为无框&空心杯电机带来增量:预计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无框/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分别为 578/540 亿元 [83] - 机器人电机展露锋芒,打造完备产品矩阵:公司产品思路递进,具备完善产品矩阵;无框&空心杯电机性能比肩国际,关键指标领先;成立子公司分别专注无框&空心杯电机研发生产,产能分别达 30/12 万台;技术底层通用,已累计供货超万台;PC - Based 积累深厚,机器人小脑潜力无限;无框&空心杯电机为公司带来巨大利润弹性 [85][86][91][92] 4.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收分别为 17.0/20.7/26.0 亿元,同比+20%/+22%/+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2.8/3.7 亿元,同比+52%/+34%/+31% [96] - 控制技术类业务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2.6/3.4/4.3 亿元,同比+48%/+28%/+29%,毛利率分别为 62.2%/60.4%/58.9% [96] - 步进系统类业务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6.9/7.4/7.8 亿元,同比+5%/+6%/+6%,毛利率分别为 40.1%/40.2%/40.5% [96] - 伺服系统类业务预计 2024 - 2026 年收入分别为 6.9/9.4/13.1 亿元,同比+30%/+35%/+40%,毛利率分别为 26.0%/27.5%/30.0%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