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全球多元化龙头价值重估-20250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56.31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4][4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和是多元化跨国巨头,2023年全球业务亮眼,各业务有增长动能 [2][3] - 出售巴拿马港口资产是明智选择,可获现金流入、降负债率、优化财务成本,为股东回报提供可能 [4][43] - 长期看公司多元化布局稳固,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40.0/269.4/288.0亿港元 [4][43] 公司概况——全球多元化巨头 历史沿革与股权架构 - 长和1971年成立,由李嘉诚家族控制,业务涵盖零售、电讯等多领域,在全球多地有布局,旗下有屈臣氏等知名品牌 [6] - 股权以家族控制为主、国际资本为辅,李嘉诚家族通过关联实体持股,国际资本如BlackRock和Vanguard也有持股 [6] 资产重组后的战略聚焦 - 2015年重组后长和聚焦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四大核心领域,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8] - 业务注重协同效应,加大亚太和欧洲市场投资,抓住区域经济增长机遇 [8] 2023年全球业务版图拆解 - 欧洲市场贡献超五成收入,亚洲与澳洲及其他地区、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也有贡献 [9] - 零售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近四成,电讯等业务也贡献稳定收入,多元化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 [12] 核心竞争优势 - 多元化业务结构和广泛市场覆盖分散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强 [14] - 在各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带来品牌影响力和增长动力 [14] 行业趋势与分部业务增长动能 零售:消费复苏与数字化重构 - 零售业务含屈臣氏等知名品牌,2023年收入1833亿港元,同比增长8.1% [15][17] - 增长得益于消费复苏和数字化重构,店铺增加349家,拓展新兴市场,深化O+O模式增强客户粘性 [18] 电讯:5G渗透率拐点与成本优化 - 电讯业务由CKHGT等组成,5G网络建设成果显著,多个国家覆盖率高 [21] - 用户结构优化,合约客户占比提升,转化非合约用户可提升收益能力,但业务受成本等因素短期挑战 [22][26] - 未来有望通过成本控制、技术投入和合作探索新增长点保持稳健增长 [28] 能源转型:Hutchison Medias能源资产绿色化改造 - 基建业务涵盖水务等多领域,2023年收益总额547亿港元,增长1%,收益稳定 [29] - 能源转型战略聚焦智慧电网等关键项目,2023年减排约74万吨二氧化碳,达减碳目标18% [30] 港口与物流:全球贸易链重构机遇 - 港口业务是核心板块,2023年在24个国家53个港口经营293个泊位,处理8210万个标准货柜 [32] - 2023年收入因贸易环境下降,2024年上半年改善,全球网络优势使其在贸易链重构中占有利位置 [33] 长江和记实业出售港口资产:战略转型与价值重塑 事件概况 - 长和与贝莱德牵头财团达成协议,出售和记港口集团80%权益,涉及23个国家43个港口199个泊位,不包括中国部分港口 [35] - 交易资产权益估值177亿美元,购买价142.12亿美元,预计带来超190亿美元现金收入,需通过审查和股东大会批准 [35] 背景与战略意义 - 巴拿马港口特许经营权虽延长至2047年,但地缘政治紧张,集团出售资产可规避风险、优化资产结构 [39] 交易亮点与财务影响 - 巴拿马港口吞吐量占集团3.2%,EBIT贡献约16%,退出后对集团整体EBIT影响不高于1% [40] - 交易定价超预期,完成后预计获190亿美元现金收入,有息负债率有望降至20%以下,优化财务成本提升利润 [40][41] - 集团历史分红慷慨,现金流充裕,未来分红水平可能提升 [41]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40.0/269.4/288.0亿港元,目标价56.31港元,有19.6%上升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