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00001)
icon
搜索文档
胡润发布百富榜 深圳147位企业家上榜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1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胡润研究院10月28日发布《胡润百富榜》。在今年榜单中,农夫山泉71岁的创始人钟睒睒财富增长1900 亿元,以5300亿元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并刷新中国首富的财富纪录成。为继马云之后,第二位'四度 登顶'的企业家。 财富增长最多的是雷军,主要源于小米汽车爆发式增长和手机高端化突破的盈利跃升,雷军个人财富比 去年增加近2000亿元。 生物医药领域翰森的钟慧娟以1410亿元取代娃哈哈的宗馥莉(875亿元)成为中国女首富。 北京以146位位列第三,比去年增加31位;接下来依次是香港(99位,+17位)、杭州(84位,+16位) 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广州(60位,+15位)超过台北升至第六,台北(53位,+1位)位列第七;苏州 (48位,+23位)超过宁波升至第八。 上榜企业家最多的分别是浙商(208位)、粤商(134位)、苏商(109位)。细分看,潮商39位、温商 32位、甬商28位。楚商和晋商是"走出去"最多的商帮,楚商主要去往深圳、北京、广州,晋商主要去往 北京、天津、东莞;其次是豫商,主要去往北京、深圳、东莞。相比之下,粤商更倾向于扎根本地发 展。 上榜企业家人数及财富创新 ...
10月28日深物业A(000011)涨停分析:国企改革、业绩增长、项目储备驱动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公司股价于2025年10月28日涨停收盘,收盘价为11.06元,当日涨幅为10.0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737.0万元,占总成交额14.87%,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837.37万元和3899.63万元 [1] - 近5个交易日中,公司股价出现两次涨停(10月28日和10月23日),主力资金在其中三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入状态,10月23日主力净流入占比高达32.86% [2] 公司基本面与运营亮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7.1%,货币资金余额较期初显著增长69.7%,流动性得到改善 [1] - 公司拥有如扬州深扬数智城等新项目储备,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 [1] - 公司是深圳市国资委控股企业,受益于深圳国企改革深化及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 [1] 行业与概念板块表现 - 公司股票被归类为旧改、房地产、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热股 [2] - 在10月28日,其所属的旧改概念板块上涨0.35%,房地产概念板块上涨0.34%,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板块上涨0.26% [2] - 房地产行业近期政策预期向好,板块联动效应推动了公司股价表现 [1]
97岁李嘉诚父子财富2350亿元,年增350亿元涨幅18%,排名下滑3位降至第九
新浪证券· 2025-10-28 15:34
李嘉诚及李泽钜财富与业务动态 - 李嘉诚与李泽钜父子财富为23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350亿元,涨幅达18% [1] - 财富排名从去年的第6名下降至第9名,下滑三位 [1] - 长江实业主业为投资,业务遍及地产、基建、零售等多个领域 [1] - 长和与Vodafone完成英国电信业务合并,未来十年将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创建欧洲最先进的5G网络之一 [1] - 李嘉诚最近一年分红40亿元 [1] 2025年胡润百富榜前十名概况 - 钟滕滕以5300亿元财富位列第一,财富较去年增加1900亿元,公司主业为饮料、医疗保健 [2] - 引不一直(字节跳动)以4700亿元财富位列第二,财富较去年增加1200亿元,涨幅34% [2] - 马化腾(腾讯)以4650亿元财富位列第三,财富较去年增加1500亿元,涨幅48% [2] - 曾號群(宁德时代)以3300亿元财富位列第四,财富较去年增加1300亿元,涨幅65% [2] - 를 한(小米)以3260亿元财富位列第五,财富较去年增加1960亿元,涨幅151% [2] - ] 물(网易)以3200亿元财富位列第六,财富较去年增加1200亿元,涨幅60% [2] - 車は(拼多多)以3140亿元财富位列第七,财富较去年增加690亿元,涨幅28% [2] - 何享健家族(美的)以2780亿元财富位列第八,财富较去年增加430亿元,涨幅18% [2] - 李嘉诚、李泽史父子以2350亿元财富位列第九 [2] - 李书福家族(吉利)以2250亿元财富位列第十,财富较去年增加800亿元 [2] 其他显著财富变动 - 王宁家族(泡泡玛特)财富为1820亿元,较去年增加1242亿元,涨幅高达562% [2] - 陈大石(寒武纪)财富为1800亿元,较去年增加1480亿元,涨幅高达463% [2] - 郑家纯家族(周大福)财富为1750亿元,较去年增加800亿元,涨幅84% [2] - 林斌(小米)财富为1230亿元,较去年增加740亿元,涨幅151% [2]
10月24日深证国企股东回报R(470064)指数跌0.29%,成份股深物业A(000011)领跌
搜狐财经· 2025-10-24 19:00
指数整体表现 - 深证国企股东回报R指数(470064)于10月24日报收2305.1点,单日下跌0.29% [1] - 当日指数成交额为342.85亿元,换手率为1.32% [1] - 指数成份股中20家上涨,28家下跌,中材科技以5.67%涨幅领涨,深物业A以8.41%跌幅领跌 [1] 十大权重成份股详情 - 京东方A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权重占比9.64%,最新股价4.05元,当日涨跌幅为0.00%,总市值1515.26亿元,属于电子行业 [1] - 五粮液权重占比7.95%,最新股价120.29元,当日下跌0.86%,总市值4669.19亿元,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1] - 海康威视权重占比7.72%,最新股价33.29元,当日下跌0.42%,总市值3050.99亿元,属于计算机行业 [1] - 泸州老窖权重占比6.53%,最新股价130.24元,当日下跌4.64%,总市值1917.07亿元,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1] - 徐工机械权重占比6.28%,最新股价11.37元,当日上涨1.52%,总市值1336.31亿元,属于机械设备行业 [1] - 长安汽车权重占比3.87%,最新股价12.72元,当日上涨2.75%,总市值1261.07亿元,属于汽车行业 [1] - 申万宏源权重占比3.78%,最新股价5.46元,当日上涨0.55%,总市值1367.18亿元,属于非银金融行业 [1] - 云铝股份权重占比3.45%,最新股价23.18元,当日上涨1.09%,总市值803.87亿元,属于有色金属行业 [1] - 洋河股份权重占比3.27%,最新股价69.22元,当日下跌1.33%,总市值1042.76亿元,属于食品饮料行业 [1] - 长春高新权重占比3.17%,最新股价117.84元,当日上涨0.16%,总市值480.71亿元,属于医药生物行业 [1] 资金流向分析 - 指数成份股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8.81亿元 [3] - 指数成份股当日游资资金净流入合计6.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合计2.31亿元 [3] - 长安汽车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04亿元,主力净占比8.39%,为成份股中最高 [3] - 铜陵有色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40亿元,主力净占比6.82% [3] - 云南铜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186.02万元,主力净占比4.58% [3] - 湖北能源主力资金净流入4438.94万元,但其主力净占比高达19.40%,为所有披露个股中最高 [3]
董事长和6名董事集体辞职 巨头诺和诺德人事“大地震”!年薪5000万元CEO此前被炒 上月宣布裁员9000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7:5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董事长和6名董事集体辞职 巨头人事"大地震"!年薪5000万元CEO此前被炒 市值1年蒸发近2万亿元 上 月宣布裁员9000人 行业巨头的一纸公告让全球医药圈震惊。 10月21日,诺和诺德(NVO)宣布,董事长Helge Lund(龙海歌)携六名董事(包括五名独董)将于11 月14日特别股东大会后集体离职,原因在于诺和诺德董事会与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就董事会未来组 成等事项未能达成一致。 近年来,诺和诺德凭借爆款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横行"全球,赚得"盆满钵满",一度崛起成为欧洲市值最 高的上市公司,马斯克等名人纷纷"带货"。 然而,面对礼来(LLY)替尔泊肽以及未来竞品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今年以来诺和诺德风波不断:5 月,执掌公司8年多的原CEO周德赋(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被免职;8月,公司宣布实施全球招聘 冻结,涵盖非关键业务部门的职位;9月,公司又宣布将裁员9000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5%。 与此同时,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诺和诺德股价持续下跌,近一年内跌幅超过50%,总市值从超过5000 亿 ...
董事长和6名董事集体辞职 巨头人事“大地震”!年薪5000万元CEO此前被炒 市值1年蒸发近2万亿元 上月宣布裁员9000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0:45
公司治理重大变动 - 董事长Helge Lund(龙海歌)携六名董事(包括五名独董)将于11月14日特别股东大会后集体离职,原因在于董事会与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就董事会未来组成等事项未能达成一致 [2][3] - 原CEO周德赋(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于5月16日离任,其执掌公司超过8年,离任原因为公司近期面临的市场挑战及股价波动 [2][4] - 诺和诺德基金会提议选举Lars Rebien Sorensen为董事会新主席,并选举其他四位新董事会成员 [3] 公司战略与运营调整 - 公司于9月宣布将在全球裁员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5%,旨在精简组织架构、提高决策速度并重新分配资源 [2][8] - 通过此次重组计划,公司预计每年将节省80亿丹麦克朗(约合12.6亿美元)开支 [8] - 公司已于8月宣布实施全球招聘冻结,涵盖非关键业务部门的职位 [2] 财务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近一年内跌幅超过50%,总市值从超过5000亿美元缩水至2370亿美元,蒸发超2780亿美元 [2] - 公司已两度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最终将销售额增长预期从13%-21%下调至8%-14%,营业利润增幅从16%-24%下调至10%-16% [8] - 原CEO周德赋2024年总薪酬降至5710万丹麦克朗(约合797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6820万丹麦克朗,主要因公司股价表现不佳 [5]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含降糖与减肥适应证)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共计1127.56亿丹麦克朗(约合166.32亿美元),超越默沙东K药成为全球新药王 [6] - 礼来替尔泊肽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47.34亿美元,与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差距不到20亿美元,竞争压力巨大 [6] - 司美格鲁肽分子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届时预计将有一大批仿制药上市,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将面临更多本土厂商竞争 [6][7]
董事长和6名董事集体辞职,巨头人事“大地震”!年薪5000万元CEO此前被炒,市值1年蒸发近2万亿元,上月宣布裁员9000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00:01
公司治理重大变动 - 董事长Helge Lund携六名董事将于11月14日特别股东大会后集体离职,原因在于董事会与控股股东诺和诺德基金会就董事会未来组成未能达成一致 [1][4] - 控股股东基金会提议选举Lars Rebien Sørensen为董事会新主席,并选举其他四名新董事会成员 [4] - 此前于5月,执掌公司超过8年的原CEO周德赋被免职,其2024年总薪酬降至5710万丹麦克朗(约合797万美元),2023年约为6820万丹麦克朗(约合952万美元) [2][5] - 原CEO离任后,Mike Doustdar于8月接任成为新一任全球总裁兼CEO [5]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宣布将在全球新一轮重组中裁员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1.5% [2][9] - 此次重组计划旨在精简架构、提高决策速度,预计每年将节省80亿丹麦克朗(约合12.6亿美元)开支 [9] - 公司已两度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最终将销售额增长预期下调至8%-14%,营业利润增幅下调至10%-16% [9]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近一年内跌幅超过50%,总市值从超过5000亿美元缩水至2370亿美元,蒸发超2780亿美元 [2]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 - 公司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含降糖与减肥适应证)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共计1127.56亿丹麦克朗(约合166.32亿美元),超越默沙东K药成为全球新药王 [6] - 主要竞争对手礼来的替尔泊肽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47.34亿美元,与司美格鲁肽销售额差距不到20亿美元 [8] - 司美格鲁肽分子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届时在中国市场将面临来自礼来及一大批本土仿制药的激烈竞争 [8] - 公司指出中国市场的GLP-1糖尿病药物销售出现下滑,但减重药销售正逐步增长,尚未进一步下沉到低线城市 [8]
长和集团对抗审查,3连警告都没停手!红颜再度出手,想扳回一城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35
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交易 - 长和集团计划将旗下43个重要港口的经营权出售给由美国财团和意大利财团组成的买方 [7][9] - 交易标的包括能够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几个关键港口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重要的贸易枢纽和中国进入美洲市场的重要通道 [7] - 交易结构采取拆解方式 将港口资产分为两部分分别出售给美国和意大利财团 以试图规避国家审查 [9] 交易的战略影响与市场反应 - 该交易被认为可能对中国的航运事业和战略布局构成重大威胁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批评 [7] - 市场观点认为该举动在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 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并被视为"出卖国家利益" [4][7] - 交易动机被解读为李嘉诚看中贸易战中的商业机会或向美国"示好" 个人商业利益高于国家战略利益 [8] 监管审查与公司应对 - 国家监管部门已介入并对交易进行调查 并已三次发出明确警告 强调不得规避反垄断审查 [4][12] - 长和集团并未停止交易 而是继续推进计划 试图通过"打太极"方式应对监管 [12] - 公司通过关键人物周凯旋进行公关应对 但采取的公益捐赠策略未能有效扭转公众看法 [14][16] 公司整体战略动向 - 长和集团近期动作包括大规模的资产重组 尤其是电信业务的拆分 显示其正在为全球经济变化做准备 [20] - 公司战略被解读为通过将资产转移至其他地区 为可能的贸易风险做准备 [20] - 从纯粹的商业角度看 港口出售交易为长和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18]
香港财政司司长和律政司司长将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相关会议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07:25
会议参与人员与行程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10月20日下午启程前往韩国仁川出席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1] -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将于10月21日下午启程前往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结构改革部长会议[1] - 陈茂波在完成仁川行程后将转往北京访问并于10月25日返回香港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将在此期间署任司长职务[1] - 林定国将于10月25日返回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将在此期间署理司长职务[2] 会议主题与议程 - 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主题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将讨论全球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形势、数字金融、财政政策等议题[1] - 亚太经合组织结构改革部长会议主题为"应对新兴挑战的未来方向和结构改革作用"[1] - 陈茂波将出席10月22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与结构改革部长联合会议参与讨论区域的创新和数字化发展[1] - 林定国将出席10月22日和23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与结构改革部长联合会议以及结构改革部长会议[1] 双边交流活动 - 陈茂波在仁川期间会与其他经济体官员举行会谈就共同关心议题交流意见[1] - 林定国将出席由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和韩国法务部合办的法律工作坊并将到访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中心和当地仲裁机构[2]
潘功胜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金融时报· 2025-10-20 09:39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但下行风险仍存 面临贸易局势紧张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挑战 [1] - 各方呼吁实施增长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提高长期增长潜力 并支持加强多边合作以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1] - 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 重申抵制保护主义的承诺 [1] 全球经济与政策合作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扰乱产业链供应链 [2] - 财政脆弱性叠加金融脆弱性可能引发市场动荡 [2] - 多边主义被视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 [2] - G20国家应继续加强合作 不断完善全球治理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 各方重申支持强劲的、以份额为基础的、资源充足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核心 [1] - 呼吁各国尽快完成第十六次份额总检查下份额增资的国内审批程序 [1] - 要求在2026年4月前制定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原则 [1] - 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 在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下实现有意义的份额调整 [2] 中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中国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