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周四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收涨1.17%,报3381.1点,深证成指涨1.77%,创业板指涨2.02%,两市A股成交额约1.91万亿元,超4200股上涨,计算机、传媒行业领涨;港股恒生指数收涨3.29%,恒生科技指数涨5.4%;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欧洲及亚太股市多数上涨[2][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召开,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万亿元;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针对科技企业支持机制,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3][9] 市场回顾 国内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收涨1.17%,深证成指涨1.77%,创业板指涨2.02%,两市A股成交额约1.91万亿元,超4200股上涨,申万行业中计算机、传媒行业领涨,概念板块中ERP、智谱AI、AI智能体概念涨幅居前[2][8] - 国内其他指数方面,沪深300涨1.38%,科创50涨3.48%,上证50涨1.61%,上证180涨1.52%,上证基金涨1.83%,国债指数跌0.05%[5] 国际市场 - 港股恒生指数收涨3.29%,恒生科技指数涨5.4%[2][8]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道指跌0.99%,标普500指数跌1.78%,纳指跌2.61%;欧洲及亚太股市多数上涨,日经225涨0.77%,美元指数跌1.59%[2][5][8] 重要新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 - 央行行长潘功胜称今年将根据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行空间;近期会同多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万亿元[3][9]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健全针对科技企业支持机制,用好相关制度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在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提高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比重[3][9] 研报精选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是新兴产业,涉及多行业,应用广泛,产业规模空间广阔,2024年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体现政策扶持,但短期内难在收入端体现,建议关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标的[1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民航法》修订草案包含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内容,体现政策持续支持,且发展向商业化落地转化[10][11] 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培育具身智能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未来将有更多资金和政策资源倾斜,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技术、需求催化下加速发展,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处于蓝海,国内外企业技术迭代新品频发,建议关注受益于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企业[13]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能源基地 - 新能源行业2024年成果显著,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40%[15] - 2025年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有望落实,促进新能源等行业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及统筹消纳,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将提升消纳需求,电网、储能等环节有望受益[15][16] - 建议关注光伏、风电装机量增长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基本面改善、龙头企业盈利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17] 文化惠民工程与新兴文化业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全民阅读与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出版产业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支点,稳固阅读需求,扩大阅读群体,促进出版行业发展[19] - 报告提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核心驱动力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传媒行业技术转型催生标杆作品,2025年有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新阶段[20] - 建议关注具备优质IP储备或深耕能力的出版公司、布局相关技术应用的公司、游戏和影视行业头部公司[20] 金融“五篇大文章” - 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1] - 科技金融推动硬科技产业发展,着力点包括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丰富金融政策工具、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遇[21][22] - 数字金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点包括推进金融机构转型、创新数字金融、构建支付体系、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等,建议关注相关领域[23] - 建议聚焦信创、数字化和智能化投资主线,关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并购重组、金融IT需求、数据资源开发、数字安全技术应用等投资机遇[24] 补资本 稳信用 - 拟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助于保持规模增长稳定、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对银行总资产增速影响相对中性,但会摊薄每股分红[25] - 预计2025年货币及社融增速目标略有下降,降准或先于降息;政府将分类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市场退出方式或积极推进[26][27] - 受政策性因素引导,信贷投放加快,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恢复,财政发力促进经济回暖,银行板块资产质量预期改善,短期防御属性明显[27]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促创新、保民生”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28] - 促创新方面,健全药品价格机制,支持创新药发展,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机制,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28] - 保民生方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医保省级统筹和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补助标准,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优化药品集采政策[29] - 建议关注创新药赛道领先企业和受医保政策影响小、深耕基层的中药及中医医疗企业[29] AI终端应用与核心技术攻关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人工智能+”行动落实到应用端,有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AI终端应用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31] - 报告提及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有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问题[32] - 建议关注AI消费终端新品发布和先进半导体制造核心环节投资机遇[33] 通信行业发展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要推动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关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正面清单”行业投资建设需求[34][35] - 科技创新仍是发展领先力量,要发挥引领作用,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议关注相关产业建设发展、端侧AI产品应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等[36][37] 杰克股份 - 工业缝纫机行业历经周期性调整后处于向上周期,2024年行业呈现复苏迹象,需求有望拉动[38][39] - 杰克股份是国内工业缝纫机龙头,产品多元,产业链布局完善,股权结构稳定[40] - 公司2024年营收拐点已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传统业务优势稳固,市场份额上升,推出爆品;顺应智能化趋势布局智能成套业务,开启新增长曲线[41][42] - 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8、10.20、11.9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8.41元/股[43]
万联证券:万联晨会-20250308
万联证券·2025-03-08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