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中国、日本的超配(OW)观点,对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维持标配(MW)观点,对泰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维持低配(UW)观点;对新加坡评级从标配上调至超配,对印度尼西亚评级从超配下调至标配;维持对菲律宾的超配、对马来西亚的标配观点 [1][3][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投资者会议显示,关税、人工智能、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是关注焦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及人工智能发展对亚洲股市影响显著;报告对各市场给出投资评级和建议,强调在宏观挑战下关注能带来阿尔法收益的主题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者反馈 - 近期在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亚洲和美国的投资者会议中,投资者关注关税、人工智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宏观政策和地缘政治;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浓厚,但多数未相应增加敞口;对日本、印度和韩国等地区市场也有相关问题 [4][5] 关税 - 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对中国额外加征10个百分点关税,还计划对部分经济体征收互惠关税;20个百分点的关税上调符合预期,已反映在经济和股市预测中;互惠关税可能扩大对亚洲经济体和股市的影响,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尤其受影响;评估10%普遍关税情景,台湾、韩国和日本对美收入敞口高,地区盈利或受3%冲击,估值下降4%,MXAPJ指数可能下跌6 - 7%;亚洲股市在个股层面已反映关税担忧;4月初是关税风险关键时期 [6][7][8][9][10][12] 人工智能 - DeepSeek的大语言模型促使人工智能主题从基础设施层转向应用层,推动中国股市复苏;台湾、中国离岸市场和韩国指数市值中与人工智能相关收入的占比较高,中国主要是软科技,其他地区主要是硬科技;看好人工智能应用、物理人工智能和电力主题;低成本高性能人工智能模型支持市场观点,维持对中国和日本的超配,对台湾、韩国和印度的标配 [19][20][21] 中国 - 维持对中国市场的积极看法,将MXCN目标从75上调至85;市场自1月13日低点上涨30%,年初至今上涨20%,短期内可能有获利回吐;A股在过去3个月表现逊于H股,A/H轮动模型预测A股将有适度表现;投资逻辑是人工智能积极推动加上政策支持,降低增长风险,同时估值仍不高且仓位较轻;看好人工智能、政府支出受益、中国新兴市场出口和股东回报四个主题 [27][28][29] 日本 - 今年以来东证指数本地表现下跌1%,美元计价上涨4%,但投资前景仍乐观,维持超配,需关注日元走势;盈利表现强劲,预计2024 - 2026财年每股收益分别增长9%、11%、8%;远期市盈率从去年7月的15.3倍降至目前的13.4倍;外国投资者净卖出,接近安倍经济学高峰以来的最低净买入水平;有多个阿尔法主题,如银行、国内消费、国防、人工智能、中国敞口和企业变革;关键风险是日元进一步升值 [36][37][38] 印度 - 因经济增长和利润周期性放缓,10月将印度股市评级从超配下调至标配;经济增长和盈利轨迹最差时期似乎已过,预计增长将逐步恢复;外国持仓更清晰,市场技术面有触底迹象,但国内和散户在中小盘股的持仓仍高;近期波动可能因全球不确定性尤其是互惠关税而维持高位;维持标配,预计NIFTY指数12个月内达到25,500点,意味着13%的价格回报,行业配置强调信息技术和部分国内行业 [42][43][44] 韩国和台湾 - 维持对韩国和台湾的标配立场,看好更有针对性的主题;韩国估值低、外国持仓轻,政治不确定性可能随总统弹劾审判结果降低,有望带来新总统选举和政策支持,但出口和半导体内存价格疲软导致盈利下调,看好国防、造船和控股公司等阿尔法主题;台湾风险回报改善,估值压缩,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缓解部分关税压力,但市场仍担忧人工智能硬件投资需求和成本增加,关键主题是苹果供应商 [50][51] 东盟 - 将新加坡评级上调至超配,因其银行表现积极、股市有加强措施、股息收益率有吸引力且人工智能采用更快;将印度尼西亚评级下调至标配,因其GDP增长预期低于共识、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盈利增长低且国内政策风险上升;维持对菲律宾的超配、对马来西亚的标配和对泰国的低配观点 [57][58][59] 关键阿尔法主题 - 维持MXAPJ 640指数目标,预计12个月内美元价格和总回报分别为8%和11%;强调关注人工智能、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相关的阿尔法主题,如人工智能应用、物理人工智能、台湾苹果供应商、电力、抗关税股票、国防支出、现金回报和质量、盈利修正动量等 [66][71]
高盛:亚洲股市展望:在关税与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找准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