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与宁德合作推动PA商业化 [2]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3、6.55、8.57亿元,同比增速为29.1%、38.4%、30.8%,对应PE分别为60、43、33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9.56亿元,利润总额5.46亿元,归母净利润4.8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84元/股;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收7.41亿元,归母净利润1.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5] 业绩边际改善显著,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 2024年业绩增长因长链二元酸需求回暖,新品种癸二酸产能放量,带动产销量同比高增;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9.56亿元,同比上升39.84%;利润总额5.46亿元,同比上升21.57%;归母净利润4.87亿元,同比上升32.80%;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上升50.87% [6] - 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收7.41亿元,同比上升35.12%,环比下降3.81%;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上升168.91%,环比上升44.84%;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上升151.01%,环比上升33.14%;利润弹性释放源于汇兑损失收窄,叠加费用端优化 [6] - 境内市场受益于癸二酸对化学法的替代加速,境外需求由其他二元酸产品拉动,需求侧有逐步回暖趋势,新产品有望进一步放量 [6] 产业链垂直整合,加速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商业化进程 - 2025年2月公司与宁德时代(持股34.9%)、卡涞复材(持股20%)合资成立安徽凯酰时代复合材料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聚焦生物基复合材料在电池壳体、储能箱体及交通领域的研发生 产,标志新能源场景应用进入实质性阶段 [7] - 双方通过合资公司整合凯赛的生物基单体技术、卡涞复材的工程化量产能力以及宁德时代的智能制造经验,形成从生物质原料→树脂→复材→终端产品的垂直链条 [7] - 此次合作将提升凯赛生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渗透力,借助宁德时代的全球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能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高增长市场,推动材料性能迭代,加速生物基材料的商业化进程 [7] 长期成长路径清晰,技术壁垒与政策红利共振 - 公司作为全球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龙头,市占率高,生物法成本优势稳固,癸二酸替代逻辑已验证;依托自主构建的“菌种设计 - 代谢调控 - 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形成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的底层支撑,叠加AI蛋白质设计平台(分子之心)赋能,产品迭代效率提升 [8][9] - 政策端,欧盟碳关税(CBAM)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公司生物基材料在汽车、电子等出口导向型产业中替代优势显著;中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目录》将生物基聚酰胺列为战略材料,推动其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替代,2025年生物基聚酰胺市场空间有望继续扩大 [9] - 长期来看,生物基材料在储能、氢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渗透率提升将打开第二成长曲线,碳中和背景下的政策红利与技术颠覆性形成双击 [9]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14|4261|7468|9797| |收入同比(%)|-13.4%|101.5%|75.3%|3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67|473|655|857| |净利润同比(%)|-33.8%|29.1%|38.4%|30.8%| |毛利率(%)|28.8%|24.7%|27.2%|28.3%| |ROE(%)|3.3%|4.1%|5.3%|6.5%| |每股收益(元)|0.63|0.81|1.12|1.47| |P/E|87.27|59.99|43.34|33.14| |P/B|2.87|2.44|2.31|2.16| |EV/EBITDA|52.68|35.52|23.57|18.79| [11]
凯赛生物:24年业绩大幅增长,与宁德合作推动PA商业化-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