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芯动联科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MEMS 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1][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3 月 19 日收盘价 60.20 元,年内最高/最低 73.17/24.68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2.47/4.01 亿,流通 A 股市值 148.62 亿,总市值 241.17 亿 [1] 基础数据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摊薄每股收益 0.56 元,每股净资产 5.79 元,净资产收益率 9.58% [1][2]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05 亿元,同比增长 27.57%;归母净利润 2.22 亿元,同比增长 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 2.12 亿元,同比增长 48.21%;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同比增长 27.27% [1] 产品收入构成 - 2024 年 MEMS 陀螺仪、MEMS 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分别实现 3.51 亿元、2784 万元、2140 万元、423 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86.75%、6.88%、5.29%、1.05%,同比分别变动 34.76、68.57、 - 5.19、 - 75.94 个百分点 [1] 毛利率和净利率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为 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 2.02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 2.76 个百分点 [2] 各产品毛利率 - 2024 年 MEMS 陀螺仪、MEMS 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87.25%、73.67%、63.58%、84.65%,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 1.70、11.14、 - 2.01、 - 2.33 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费用为 1.09 亿元,同比增长 36.52% [3] 研发成果 - 陀螺仪方面对 Z 轴陀螺仪持续研发迭代,对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多轮流片并改进;加速度计方面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量产并小批量出货,研发出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压力传感器方面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定型量产并小批量供货,大量程高性能和适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持续研发;IMU 方面可用于自动驾驶等的 6 轴车规级 IMU 持续研发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收 5.88、8.22、11.29 亿元,同比增长 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 3.11、4.26、5.76 亿元,同比增长 40.2%、36.7%、35.3%;对应 EPS 分别为 0.78、1.06、1.44 元,以 3 月 19 日收盘价 60.20 元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77.4X、56.6X、41.9X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17 | 405 | 588 | 822 | 1129 | | YoY(%) | 39.8 | 27.6 | 45.5 | 39.7 | 37.3 | | 净利润(百万元) | 165 | 222 | 311 | 426 | 576 | | YoY(%) | 41.8 | 34.3 | 40.2 | 36.7 | 35.3 | | 毛利率(%) | 83.0 | 85.0 | 83.8 | 83.1 | 82.5 | | EPS(摊薄/元) | 0.41 | 0.55 | 0.78 | 1.06 | 1.44 | | ROE(%) | 7.8 | 9.6 | 11.8 | 14.0 | 16.0 | | P/E(倍) | 145.8 | 108.5 | 77.4 | 56.6 | 41.9 | | P/B(倍) | 11.4 | 10.4 | 9.2 | 7.9 | 6.7 | | 净利率(%) | 52.2 | 54.9 | 52.9 | 51.8 | 51.0 | [8]
芯动联科:新品发布驱动MEMS加速度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