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 核心观点 - 《哪吒2》票房突破140亿,成为文化现象级事件,地方国企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整合及产业平台搭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 - 地方国企通过整合资源、收购参股等方式积极布局文旅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收益 [1] - 政策、资源与市场需求是驱动地方国企投资文旅产业的三大因素 [4][5][6] - 地方国企进入文旅领域的主要模式包括整合区域内文旅资源、收购参股文旅企业或直接投资建设文旅项目 [9]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3年中国经营性影院超过1.4万家,银幕数逾8.6万块,远超美国的4万余块 [2] - 2024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510亿元,同比增长6.0%;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6] - 文旅产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关联性高、带动性强,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特点 [6] 地方国企实践案例 徐州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 2019年重组成立,整合新盛集团、国盛集团等资产,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 [9] - 2023年营业收入与毛利润分别达6.50亿元和1.60亿,较2018年的0.18亿元和0.12亿元大幅增加 [10] - 2024年成功发行3年期4亿元的"24徐州文旅PPN001",拓宽融资渠道 [10] 溧阳市城投公司收购天目湖资产 - 2021-2023年合计出资11.17亿元,取得天目湖股份26.86%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1] - 2023年溧阳城发全年毛利润2.85亿元,其中来自天目湖股份的旅游服务业务占比超60% [12] - 政企合作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12] 地方国企投资建议 - 深化资源整合与资产盘活,构建可持续现金流体系,探索REITs、ABS等金融工具 [13] - 推动科技赋能与创新融合,部署智能化导览系统,建立文旅数据资产目录 [14] - 强化全域产业协同,设计主题化旅游线路,打通"文旅+商业+康养"链条 [15]
大公国际:从《哪吒2》百亿票房看地方国企文旅产业投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