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谷物流(603565):行业低谷彰显盈利韧性,高分红具备较强吸引力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东兴证券首次覆盖中谷物流,给予“推荐”评级 [6][14][9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谷物流是内贸集装箱龙头企业,物流体系完善,业务规模扩张,利润率与盈利稳定性强,具备精细化管理与造船成本优势,行业“公转水”“散改集”和多式联运将支持需求增长,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7.7和20.4亿元,股息率有吸引力 [1][3][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谷物流:领先的内贸集装箱航运龙头 - 中谷物流成立于2003年,实控人为卢宗俊,内贸集装箱领域运力体量仅次于泛亚航运,盈利规模排名行业第一 [19][21] - 内贸集装箱物流服务大宗商品运输,公司有港到港和多式联运两种服务模式,行业运价波动大且有季节性,公司营收受运价影响明显,境外收入来自船舶外租,内贸集装箱运输成本主要是码头等费用 [22][25][32] - 公司通过港口、航线、联运线路结合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港口覆盖全国25个沿海和超50个内河港口,采取“双核战略”配置资源,航线形成“三横一纵”体系,铁路快线与水路互补 [2][37][39] 公司业务规模稳健扩张,利润率与盈利稳定性高于竞争对手 - 公司营收以海运为主,陆运为辅,24年上半年水运收入45.48亿元占比约79%,23 - 24年控制运力因18艘大船下水明显提升,自有运力占比提至70%以上,净利润受运价波动但经营向好,资产负债率合理,资产负债表健康 [40][44][52] - 内贸集装箱行业集中度高,中谷运力规模排名第二,营收规模超安通居第二,盈利能力最强,利润率高且稳定,现金流充沛 [55][60][62] 精细化管理能力与造船成本优势是公司盈利护城河 - 中谷通过自研物流业务综合管理平台提升集装箱周转效率,优化运输链路降低中转次数,计费箱量高于安通 [65][69][70] - 公司2012年开始“大船革命”,船舶分5个系列,造船节点对应价格低点,未来将受益于低折旧成本,形成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 [73][76][79] 公转水和多式联运为行业需求提供长期支撑 - 内贸运输需求由地域差异催生,公司运输货物分大宗商品和工业产成品,水运占比提升慢,国家发文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散改集”趋势显现,行业需求有成长空间 [80][84][85] - 23 - 24年行业供给因船舶订单交付增长快,后续船东购置意愿有限,长期看运力补充符合发展需要,23 - 24年运价短期下滑后24年四季度企稳,后续有望脱离低谷 [88][92][9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7.7和20.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6X、10.5X和9.1X,保守假设下24 - 26年股息率达5.2%、5.7%和6.6%,给予“推荐”评级 [1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