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核心方向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将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深化改革开放等多维度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的实现,报告中重点领域和配套政策指引未来投资方向 [1][2] 科技创新领域 - 2025年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及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大模型应用等,优化算力布局和完善数据规则 [3] - 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科技领域指引多受资金追捧,2023年半导体设备、信创板块表现明显,2024年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概念股活跃 [3] 绿色经济与碳中和领域 - 我国绿色经济将实现技术、市场、全球化三大跃迁,涉及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有相关政策支持和投资方向 [4] - 直接受益产业链有新能源装备、环保服务、新材料等,潜在爆发点有碳移除技术、能源互联网等 [4] 消费领域 - 2025年延续“扩大内需”战略,强调“消费升级与结构优化”,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目标5%-6%,解决“不敢消费”与“不愿消费”问题,强化消费对“双循环”支撑 [6] - 政策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智能、绿色消费场景创新,在文旅与免税经济发力,从一老一小方向扩内需 [6] - 政策发力有从“补贴产品”到“补贴场景”、从“城市主导”到“城乡共振”、从“短期刺激”到“制度变革”三大突破口 [6] 基建领域 - 2025年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收官,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配套资金有专项债4.4万亿元(新增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新增3000亿元) [7] - “两重”建设投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地区,涉及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央企及地方国企在基建投资占主导,海外工程市场中国建筑企业有望抢占份额 [7] 资本市场领域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货币政策降息空间约30BP,财政赤字率或突破4%,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8] - 2023年提出全面注册制落地和推动长期资金入市,2024年强调“投资端改革”、扩大QFII/RQFII投资范围 [8] 投资建议 - 2025年财政政策更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A股市场大概率以“慢牛”方式运行 [9] - 建议关注科技、绿色、消费、基建领域,科技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绿色经济与碳中和相关领域有发展空间,消费领域有政策推动和发力方向,基建关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收官 [9][10] 近3年政府工作报告情况 |年份|政策基调|资本市场核心影响| | ---- | ---- | ---- | |2023年|稳增长:GDP目标5%,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核心方向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多维度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实现,未来投资机会聚焦五大方| |2024年|稳预期:GDP目标5%左右,新增“新质生产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强化金融监管|硬科技(量子计算、商业航天)受追捧,房地产政策边际宽松带动地产链修复性行情| |2025年|经济增速或维持5%左右,政策重心从“稳增长”转向“结构升级”,突出“安全与发展并重”,新增“全球竞争背景下的产业链重构”表述|强调“枢纽功能”(支持科技 - 产业 - 金融循环),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落地细则| [13]
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策略方向的解读:2025年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向科技、能源与消费
湘财证券·2025-03-13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