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思科,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 46.99 元 [2][3][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立足创新转型,研发步入收获期,预测 2024 - 2026 年 EPS 为 0.42/0.59/0.76 元 [22] - 创新转型驱动业绩企稳回升,仿制药业务企稳,创新药管线步入收获期引领高增长 [15] - 环泊酚高速放量,精麻创新药切入蓝海市场,环泊酚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达 33 亿,HSK21542 有望 2025 年获批上市,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达 37 亿 [15] - 创新药收获提速,多款在研管线瞄准蓝海疾病领域,克利加巴林国内销售峰值有望达 16 亿,考格列汀是全球首款双周口服降糖药,后续多款在研管线进展良好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预测公司 2024 - 2026 年 EPS 为 0.42/0.59/0.76 元,综合绝对估值法及相对估值法,给予目标价 46.99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 - 对公司核心产品进行收入预测,环泊酚国内外合计销售峰值达 36 亿元,HSK21542 销售峰值有望达 37 亿元,克利加巴林国内收入峰值有望达 16 亿元,考格列汀国内收入峰值有望达 5 亿元 [23][24][26] - 采用 FCFF 模型计算公司股权价值为 46.99 元/股,选用 PEG 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 PEG 2.16X,对应公司估值为 51.38 元/股,综合两种估值方法,基于谨慎性原则,选择较低者 46.99 元作为目标价 [29][33][35] 专科药企创新启航,精麻蓝海扬帆前行 创新成果密集兑现,转型升级更进一步 - 海思科是处于创新转型阶段的老牌特色专科药企,经历特色仿制、仿转创、创新升级三个阶段,2020 年首款 1 类创新药环泊酚上市标志进入收获期,后聚焦多疾病领域,开发“Fast - follow”和“First - in - class”药物并推进国际化 [37] - 公司具备全流程技术平台体系,有十大自主研发平台,商业化产品及进入临床阶段的 1 类新药有 16 个,在研筛选阶段项目 40 多个,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38] - 生产模式以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和合作生产为辅,销售形成多模式营销体系,覆盖院内院外全渠道 [40][41] 股权结构集中,子公司业务分工清晰 - 截止 2024Q3,公司第一大股东王俊民持股 35.86%,王俊民、范秀莲和郑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公司,持股 78.01%,子公司定位清晰、分工明确 [43] - 管理团队药企从业经验丰富,董事长王俊民和总经理范秀莲资历深厚,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萌有国际视野 [45] 仿制药利空出清,创新药步入收获期 - 集采和医保谈判使仿制药业务短期承压,创新药环泊酚上市放量,带动收入中枢向创新药转移,2024Q1 - Q3 归母净利润达 3.82 亿元,同比增长 90.2% [47] - 销售费用支出稳定,销售团队规模增加,2023 年销售团队人数增长至 2422 人,占总员工数 44.82% [53]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创新成果持续兑现 - 公司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研发团队规模扩大,2023 年近 900 人,研发中心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约 41%,核心研发部门硕博比达 64% [54] - 公司打造差异化创新管线,截止 2024H1 有 16 款 1 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Me better”产品步入收获期,“Fast - follow”、“First - in - class”产品研发提速 [60] 精麻药物行业分析:高壁垒 + 刚需双重属性 技术壁垒:精麻药机制复杂,产品更新迭代缓慢 - 麻醉药种类多、作用机制复杂、迭代周期长,镇痛和镇静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机制复杂、使用门槛高 [63] - 技术壁垒使麻醉药更新迭代缓慢,传统老药占据主流市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大多是 1980 - 2000 年间研发的 [66] 监管壁垒:精麻药监管严格,形成寡头竞争格局 - 我国对麻醉药监管严格,镇痛药管制力度最大,管制力度呈现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和局麻药的格局 [67] - 管制力度越大,药品竞争格局越集中,我国麻醉药龙头企业有人福医药、恩华药业、恒瑞医药和扬子江药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70] 麻醉蓝海市场广阔,未来有望持续扩容 - 刚需属性叠加双重壁垒,麻醉药形成四百亿蓝海市场,预计 2027 年我国麻醉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400 亿元,镇痛类与镇静类药物占据主要份额 [78] 核心产品对标一线,业绩增长前景可期 环泊酚:镇静类麻药新秀,丙泊酚“Me - better”产品 - 丙泊酚曾占据镇静药物市场主导地位,2023 年市场份额缩水至 27.9%,临床亟需更安全的镇静药物 [81][82] - 环泊酚是中国首个 1 类静脉麻醉创新药,与 GABAA 受体亲和力约为丙泊酚 4 - 5 倍,具有效价强度高、起效迅速等特点 [84] - 多个适应症临床试验表明环泊酚相比丙泊酚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用量只需五分之一,能降低注射疼痛感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88][89] HSK21542:非成瘾性强效镇痛药,有望复刻环泊酚超预期 - 镇痛药市场广阔,但成瘾性问题亟需解决 [17] - HSK21542 是稀缺的非成瘾阿片类镇痛药,手术镇痛和慢性肾病适应症处于 NDA 审批阶段,预计 2025 年获批上市,销售峰值有望达 37 亿元 [18][23] 克利加巴林:美洛加巴林的“Me - better”药物 - 我国 DPNP 患者众多,临床亟需治疗药物 [21] - 克利加巴林是首个无需滴定钙离子调节剂,填补国内 DPNP 临床空白,2024 年获批上市,预计国内收入峰值有望达 16 亿元 [21][24] 考格列汀:全球首款双周口服降糖药 - 考格列汀 2024 年获批上市,适应症为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预计国内收入峰值有望达 5 亿元 [26] 创新管线充沛,潜力品种领跑全国 - DPP1 抑制剂 HSK31858 已进入 III 期临床阶段,为全球进度第二的 DPPI - 1 抑制剂,有望成为我国首个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靶向药物,假设 2027 年获批上市 [30] - THR - β激动剂 HSK31679 预期 2025 年进入 III 期临床,为国内进度第二的 THF - β抑制剂,假设 2028 年获批上市 [30] - 公司自主搭建 PROTAC 技术平台,已有三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旨在开发高选择性的口服蛋白降解药物,是潜在的“First - in - class”药物 [60]
海思科(002653)首次覆盖报告:创新转型乘风破浪,精麻市场蓝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