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当前价格7.37元,合理价值8.62元/股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子高科技工程及封测服务商,盈利能力稳定,19 - 23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23.52%/+4.09% [9] - 旗下十一科技聚焦高科技领域,布局全过程工程服务,技术、客户、大股东优势筑牢业务基本盘,受益电子行业投资高景气,洁净室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还依托工程优势拓展光伏业务 [9] - 旗下海太半导体、太极半导体进军先进封测领域,技术、股东优势助力半导体业务发展,无锡市积极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9] - 公司区位、股东优势显著,有望受益半导体投资扩产+后端制造需求扩张,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7.57/7.9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情况,给予25年24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8.62元/股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先进制造产业工程服务商,开拓半导体封测业务 (一)先进制造产业工程及封测服务商,实控人无锡市国资委 - 公司成立于1966年,1993年上市,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半导体制造与服务厂商,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IC芯片封装、封装测试、模组装配及测试、工程技术服务和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17] - 实控人为无锡市国资委,控股股东为无锡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及联营企业各有主营方向 [19] - 业务端看,工程技术服务及半导体封测业务贡献主要营收,24H1,工程总包营收占比78.69%,封装测试业务营收占比7.38%等 [23] - 子公司端看,子公司十一科技、海太半导体及联营企业中电四公司贡献主要利润,2018 - 2023年,十一科技营收增速较快,海太半导体营收稳定,24H1,十一科技/海太半导体营收142.91/17.27亿元 [27] (二)盈利能力稳定,费用管控持续优化 - 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总体波动成长,2019 - 2023年,营业收入CAGR+23.52%,24Q1 - 3,营收同比下降6.9%;2022年受影响归母净利润为负,24Q1 - 3,归母净利润同比-11.1% [29][30] - 期间费用率总体下降,负债水平受国补退回影响有所上升,2023年,各项费用率同比有降,24Q1 - 3部分费用率有变化;2022年资产负债率提升,24Q1 - 3资产负债率同比+0.08pct [33] - 营运能力不断提升,现金流持续净流入,2020 - 2023年,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24Q1 - 3有所上升;2023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58亿元,24Q1 - 3同比多流入12.80亿元 [35] - 减值情况波动较大,应收账龄相对稳定,2022 - 2023年减值显著增加,24Q1 - 3减值大幅降低;2020 - 2023年,应收账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43] 二、工程技术服务:深耕高科技蓝海,子公司十一科技为国内半导体工程设计龙头 (一)布局全过程工程服务,涉及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多个领域 - 子公司十一科技历史源远流长,经历数次战略转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与太极实业重组成功,成为上市公司控股企业 [48] - 十一科技主业布局总包及设计咨询业务,为我国集成电路工程总承包龙头,搭建“P + EPC + O”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体系,下游布局广泛,涵盖各战略新兴行业 [51] - 依托公司总包优势,扩展光伏投建营业务,十一科技在光伏电站投资运营领域形成项目经验,2023年末,持有电站数40个,在手已核准总装机容量共0.44GW [54] - 营收快速增长,净利润扭亏为盈,2018 - 2023年,营业收入CAGR+21.62%,24H1营收同比-12.25%;2018 - 2023年,净利润CAGR+7.75%,2023年净利润6.5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58] - 工程总包业务贡献主要收入,聚焦电子及高端制造和电力领域,2023年,工程总包业务收入占92.02%,电子及高端制造和电力板块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85.97% [62] (二)技术、客户、大股东优势筑牢业务基本盘,持续优化区域布局 - 十一科技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为国内综合甲级设计院之一,拥有多项专利和设计大师,可独立完成1级高等级洁净室,还荣获多项奖项 [68] - 十一科技推进分院全面建设、优化布局,区域特色业务涉及低空经济、芯片半导体,各区域分公司因地制宜布局主导产业,严格考核分公司 [70] - 十一科技客户粘性强,积极拓展新客户、集中度下降,2020 - 2025年与多家客户多次合作,2023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比16.12%,同比-8.77pct [74] - 背靠产业集团,区域协同助力公司成长,产业集团深耕四大主导产业,推动重大资产重组,引入优质资源,打造光伏产业链,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落地,十一科技有望受益 [77] - 十一科技新签订单持续增长,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3年底,在手订单总金额433亿元,同比增长44.0%,2020年至今披露重大项目合同金额共计550.91亿元 [82] (三)受益电子行业投资高景气,洁净室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中国洁净室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14 - 2019年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 - 2020年市场进入快速扩张期,预计行业会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86] - 2025年电子信息/医疗/医药食品洁净室市场空间分别为1157/181/346亿元,通过对半导体、新型显示行业等的投资规模、增速及洁净室占比等假设测算得出 [90][95] 三、半导体业务:开展与海力士深度合作,进军先进封测领域 (一)公司下设海太、太极半导体,进军先进封装测试领域 - 出资成立海太半导体与太极半导体,提供半导体后端一站式服务,海太半导体主营DRAM产品封装及测试等,太极半导体专注集成电路封装等,依托海太经验,太极有望加速发展 [98] - 封测业务结构高度专业化,门槛逐渐提升,封测业务为芯片制造流程最后阶段,对服务商技术工艺经验要求更高 [99] - 采用企业合作与专业代工双模式互补,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海太半导体为SK海力士提供后工序服务,采取订单式生产;太极半导体采用专业代工模式,市场化经营 [104] (二)乘借半导体行业复苏东风,技术、股东优势助力半导体业务发展 - 半导体后端服务市场竞争格局较稳定,下游分布广泛,海太半导体和太极半导体竞争对手主要包括长电科技等,借助二者公司封测下游应用广泛布局 [105] - 半导体行业迎来复苏,集成电路封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5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115亿美元,同比+14.08%,中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规模预计达到3036亿元,同比+5.00%,公司半导体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108] - 半导体产业布局带来区域红利,产业集团推进产业基金落地助力公司半导体业务发展,无锡市出台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产业集团推动50亿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落地,公司有望享受红利 [114] - 海太半导体、太极半导体优化业务产品结构,经营基本盘保持稳定,24H1,海太半导体模组装配测试和测试产量同比增长,营收同比-11.5%,净利润同比+64.6%;太极半导体车、工规产品占比大于43%,营收同比+5.5%,净利润同比+476.9% [116] 四、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7.57/7.9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情况,给予25年24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8.6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9]
太极实业(600667):半导体制造及工程服务商,有望受益区位优势加持、集团资源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