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药明生物维持中性评级 [2][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H24业绩复苏,RDM三大业务端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上调目标价至25港元 [2][6] - 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未完全消散,当前估值合理;尽管未来自由现金流持续为正,但公司计划多进行投资和回购,分红可能性较低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药明生物收盘价25.90港元,目标价25.00港元,潜在涨幅 -3.5% [1] - 52周高位28.50港元,52周低位10.26港元,市值106,372.34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34.12百万,年初至今变化47.49%,200天平均价18.39港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人民币)|17,034|18,675|21,417|25,299|28,918| |同比增长(%)|11.6|9.6|14.7|18.1|14.3|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3,837|4,097|5,051|6,580|7,788| |每股盈利(人民币)|0.82|0.82|1.18|1.53|1.82| |同比增长(%)|-22.6|0.0|43.7|30.3|18.4|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1.06|1.28|/| |调整幅度(%)|/|/|11.0|19.7|/| |市盈率(倍)|29.5|29.5|20.5|15.8|13.3|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9.74|10.24|12.82|14.36|16.17| |市账率(倍)|2.48|2.36|1.89|1.69|1.50|[5] 业绩分析 - 2024年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9.6%/1.8%,扣除新冠项目影响后,收入增长13.1%,其中2H24增长18.2%,相比1H24的7.7%有明显复苏;再扣除药明合联后,全年收入仍有8%增长 [6] - 全年新增151个综合项目(对外赢得20个),2H/1H24分别新增90个/61个,生物药CRDMO行业景气度持续边际改善;非新冠CMO项目增加5个至21个,大多处于早期商业化阶段 [6] - 截至2024年末的未完成订单量达185亿美元,同比降10%,主因默沙东疫苗项目终止,扣除该影响则有5%增长 [6] - 分地区来看,北美仍录得32.5%的高增长;扣除新冠项目、首付款收入、出海授权等一次性影响后,欧洲和中国内地收入呈低个位数增长,一定程度上受到融资环境偏软的影响 [6] 业务展望 - 管理层指引2025年收入增长12 - 15%(持续经营业务17 - 20%),盈利能力提升,2026 - 27年收入进一步提速 [6] - M端现有订单放量 + 后期管线转化,2025年资本开支规划6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新加坡产能扩建 [6] - R端多年深耕后已到达关键拐点,已为全球客户赋能50 + 个项目,客户产品上市后有望给公司带来低个位数至10%的销售提成 [6] - D端,单抗由DNA到IND的交付时间缩短至9个月,优异的服务质量给客户带来更多对外许可机会 [6] 估值模型 - 通过DCF模型计算,药明生物股权价值93,445百万人民币,股权价值102,687百万港元,股份数量4,107百万,每股价值25.00港元 [15]
药明生物(02269):2H24业绩复苏,RDM三大业务端边际改善确定性较强,上调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