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小牛电动“增持”投资评级 [1][6][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牛电动作为国内锂电高端电动两轮车鼻祖,2022 - 2023年受监管、市场和竞争影响陷入困境,2024年推动产品和渠道下沉,有望实现困境反转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9亿元、63亿元、79亿元,同比增长50%、27%及26%,净利润分别为1.8、3.2、4.3亿元,对应2025年估值24倍 [6] 各部分总结 高端智能电动两轮车的开创者 - 智能高端电动车第一股,深耕10余载:2014年成立,2015年发布首款车型,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截至2023年底进入海外52个国家,全球累计销售超340万台 [10] - 股权结构与管理团队:高管团队配置高,创始人李一男经验丰富,CEO李彦、财务总监Fion Zhou履历优秀;股权结构稳定,高管持股比例高 [12][14] - 财务表现:营收和盈利能力暂有承压:两轮车+滑板车业务占营收90%左右,2021年前营收高增长,2022 - 2023年下滑;毛利率2021 - 2023年下滑至21%左右,净利率2022 - 2023年为负,2024年亏损收窄 [16][17] 公司核心逻辑:受益高端化、新国标、产品结构升级 - 国内两轮车行业稳步增长,高端市场有望扩容,小牛提早布局:行业规模稳中有增,2018 - 2023年销量复合增长11%;竞争格局集中度提升,小牛等高端品牌分得份额;高端市场有望扩容,因年轻群体和中产占比提升、行业监管趋严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小牛深耕中高端,品牌力坚实,产品矩阵丰富、迭代快,外观设计获国际大奖 [20][31][40] - 新国标预计强监管加速尾部品牌出清,利好头部企业:2024年监管趋严,为新国标修订版预热;2025年1月新国标颁布,有过渡期;3C认证和白名单制度加速尾部厂商出清,小牛有望抢占资源、进入白名单 [51][53] - 突围方向:提升铅酸产品占比、打开下沉渠道:提升铅酸产品占比是政策和成本导向,小牛铅酸产品布局加快,预计今年占比超50%;渠道发力下沉市场,2024年加大开发力度;营销以OTO新零售运营赋能线下门店,双十一表现出色 [55][65][67] - 出海破局:电摩收缩、滑板车当红:海外电动自行车销量将复合增长19.4%;小牛欧美市场早期推广电摩,现搭建自主团队;东南亚市场尝试“换电”业务;目前外销以电动滑板车为主,2024年销量增长,启动东南亚供应链生产 [69][73][7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核心假设:国内电动两轮车2025 - 2027年出货均价分别增2%、1%、0%,销量分别增40%、25%、25%;海外滑板车&电摩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增50%、30%、30%,价格基本不变;毛利率2025 - 2027年分别为19.5%、21.5%、22.0%;期间费用率2025 - 2027年从22%下滑至16%左右 [75][7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49亿元、63亿元、79亿元,同比增长50%、27%及26%,净利润分别为1.8、3.2、4.3亿元,对应25年估值2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9]
小牛电动(NIU):高端两轮车鼻祖,静待困境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