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NIU)

搜索文档
Niu(NIU)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8 18:05
VIE相关财务数据 - VIE贡献的收入在2022、2023和2024年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9.7%、99.6%和98.8%[25] - 2022 - 2024年,VIE分别向WFOE支付服务费1.122亿元、5680万元和5810万元(800万美元)[31] - 2024年公司VIE及其子公司收入为33955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4557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87990千元人民币[43][45] - VIE在2022、2023和2024年贡献了公司合并总收入的大部分[166][16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合并总收入为32882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5175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68597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合并净亏损为1932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18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9463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其他子公司收入为8756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54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3448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WFOE收入为548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355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5328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合并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895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573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40409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合并研发费用为1301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098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6478千元人民币[43][45] - 2024年公司合并管理费用为13061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451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8461千元人民币[43][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613,158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2,189,331千人民币增长19.36%[47][48]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1,681,876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95,715千人民币增长53.49%[47][48]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为931,282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93,616千人民币下降14.84%[47][4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52,287千人民币[50] -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92,429千人民币[50] - 2024年公司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00,267千人民币[50] - 2024年因外汇汇率变化对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的影响为6,052千人民币[50] - 2024年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净减少133,823千人民币[50] - 2024年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846,417千人民币[50] - 2024年购买定期存款支付现金379,756千人民币,赎回定期存款收到现金204,717千人民币[50] - 2023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93735千美元,投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216310千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59346千美元[51] - 2022年经营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21856千美元,投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97892千美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7797千美元[52] - 2023年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980240千美元,较年初的720627千美元增加259613千美元[51] - 2022年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720627千美元,较年初的432345千美元增加288282千美元[52]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4950万元、2.718亿元和1.932亿元[76]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219亿元,2023和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提供量分别为9370万元和5230万元[76]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499个城市合作伙伴和3735家加盟店[71]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均有一家供应商采购占比超10%[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612项专利、978项注册商标和31项版权以及两个注册域名[88] - 978项注册商标中,155项在中国大陆注册,823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注册[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大陆、欧洲和其他司法管辖区有211项专利和商标申请待决[88] - 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成功依赖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受欢迎度、创新及新产品服务的成功推出[68] - 公司依靠城市合作伙伴和加盟店进行产品销售和分销,线下分销网络至关重要[71] - 公司依赖外部供应商提供产品所需的某些组件和原材料,供应链存在交付失败或组件短缺风险[73][74] - 公司2024财年未发现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管理层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110] - 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推出首款产品NQi系列踏板车,2024年销售恢复增长,预计2025年随着新产品推出继续增长[118] - 公司收入和经营业绩过去受季节因素影响季度波动,第三季度收入较高,第一季度较低[125]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或政府政策变化对业务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59] - 公司成功依赖品牌的持续影响力,若无法维护和提升品牌,业务和经营成果可能受不利影响[60] - 公司在电动两轮车行业面临激烈竞争,未来可能有更多竞争对手进入市场[62] - 公司产品和服务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销售下降、经营成果受影响和声誉受损[60] - 公司可能需进行产品召回或采取其他行动,对品牌形象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60] - 公司ADS交易价格可能波动,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63] - 产品责任或保修索赔可能导致重大成本,影响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90][91] - 公司可能无法遵守法律法规或获得、维持相关许可证等,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2] - 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的未来重大变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或影响日常运营[94] - 产品需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将对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5] - 公司因持有用户个人信息可能面临隐私和消费者保护法律监管,英国和欧盟违规最高可罚款2000万欧元或公司全球营业额的4%(取较高值)[100] - 国际扩张可能不成功,面临多种风险,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103][104][106] - 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受损或中断会影响产品分销和销售[105] - 生产设施可能因机械故障等问题导致生产中断或产量下降,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07] - 公司员工平均工资近年来有所增加,预计员工成本将继续上升,若无法转嫁成本,盈利能力可能受影响[121] - 公司产品和服务对部分消费者属可选消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影响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127] - 公司在吸引、整合和留住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困难,股权或股权奖励价值下降可能影响人才吸引和保留,且股份激励计划预留股份数量不一定能满足需求[131] - 公司战略联盟面临共享专有信息、第三方不履行义务和增加开支等风险,可能损害公司声誉[132] - 若进行收购,公司可能需政府审批,会增加延迟和成本,还可能分散资源、产生高额费用,且收购资产或业务不一定能达到预期财务结果[133] - 公司计划拓展海外销售,但国际业务扩张面临法律、监管、政治和经济等风险,需应对新市场挑战并适应不同条件[134][135] - 中美贸易和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实施贸易和投资限制政策,可能减少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136][137] - 2023年8月9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对外直接投资审查计划,2024年10月28日发布最终规则,2025年1月2日生效,可能限制公司从美国投资者处筹集资金的能力[139] - 政治紧张局势可能降低全球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水平,影响公司车辆需求,对公司业务、前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140] - 疫情或公共卫生危机可能对公司财务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如2019年底至2023年初的新冠疫情[141] - 公司需遵守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这增加了成本和违规风险,分散了管理层精力[142] - 公司业务受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中国相关法规不断演变,若未能保护客户信息和网络安全,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145] - 若与VIE的合同安排不合规,公司可能受罚或失去相关权益[159] - 中国法律意见认为VIE和WFOE结构及合同安排目前合法,但存在不确定性[160] - 若公司或VIE违规,监管部门有权采取多种处罚措施[160][163] - 若VIE或其股东不履行合同义务,公司可能需承担大量成本和资源来执行安排,并依赖中国内地法律补救措施[170] - 若公司境外发行需证监会或其他监管机构批准、备案或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等程序,能否获得批准或完成备案不确定,且批准或备案可能被撤销或拒绝,否则将受制裁[188] - 公司主要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受中国政府监管,政府可能干预或影响公司运营,导致业务和美国存托股份价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192] - 公司业务某些方面可能被视为提供增值电信服务,受中国政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较新且在演变,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193] - 公司移动应用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规定监管,若违反规定可能受行政处罚,影响业务和经营业绩[194] - 若未来PCAOB无法完全检查,公司和投资者将再次失去检查益处[197] - 若公司连续两年被认定为委员会认定发行人,其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200] - 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兑换外币实施控制,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外币向股东支付外币股息[205] - 若中国大陆居民或实体股东未完成SAFE登记,公司中国大陆子公司可能被禁止分配利润[207] - 中国大陆的并购规则和其他法规使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大陆公司的程序更复杂,可能影响公司业务扩张[209] - 海外监管机构在中国内地进行调查或收集证据存在困难,可能增加股东保护自身利益的难度[211] - 公司及参与股份激励计划的中国大陆员工若未遵守相关外汇登记规定,可能面临罚款等制裁[212] - 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和支付法定员工福利方面面临更严格监管要求,相关法律可能限制公司调整雇佣安排的能力[214][215] -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或贬值都会带来负面影响[218] - 公司中国大陆子公司获得的政府财政补贴可能随时被变更或取消,额外征税也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21]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大陆居民企业,将按25%的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223] - 非中国大陆企业出售ADS或A类普通股的收益可能需按10%的税率缴纳中国大陆税,非中国大陆个人则可能按20%缴纳[223] 公司股份激励计划 - 2016年全球股份激励计划经修订后可发行的A类普通股最高总数为5,861,480股,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可发行的A类普通股最高总数为6,733,703股[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修订和重述的2016年计划下有1,140,400股A类普通股的期权已授予且尚未行使,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下有2,612,928股A类普通股的期权和2,753,342个受限股单位已授予且尚未行使[129]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记录了5820万元、4770万元和2420万元(330万美元)的股份支付费用[129] 法律法规相关 - 2022年12月CAC等部门联合颁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2年2月15日生效;2023年2月17日CSRC发布海外上市试行措施,2023年3月31日生效[41]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中国大陆子公司和VIE已获得中国政府运营所需所有许可、执照和批准[40] - 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 - 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生效[96] - 自2024年11月1日起,申请电动自行车认证需遵循2024版CCC认证,2024版之前的有效认证需在2024年10月31日前完成变更[99] - 2020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于2021年1月18日生效[165] - 2024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并于11月1日生效[165]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境外上市试点办法》,3月31日生效,采用备案制监管境内公司境外发行和上市证券[182] - 境内公司境外发行或上市证券需履行备案程序并报告信息,若未完成或文件造假,公司及相关人员可能受行政处罚;若满足特定条件,将被认定为间接境外发行和上市[183] - 《境外上市试点办法》生效前已完成境外上市的境内公司视为“现有公司”,无需立即备案,未来再融资时需完成备案;证监会将征求意见并完成符合合规要求的合约安排公司的境外上市备案[184] - 2024年9月6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11月1日生效,从事禁止业务的境内公司境外发行和上市需获政府批准,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受相关规定约束[186] 税务相关 - 中国大陆子公司和VIE每年需从税后利润中至少提取10%作为法定储备,直至储备达到注册资本的50%[29]
Niu Technologies Ranks First in China's Two-Wheeler Segment in S&P Global ESG Rankings
Newsfilter· 2025-04-17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 牛科技2024年ESG表现显著提升,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未来将继续投入环保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研究创新 [1][7] 公司ESG整体表现 - 公司S&P Global ESG评分同比提升14分至43分,在中国两轮车领域排名第一,在S&P Global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超越68%的全球汽车公司 [1] - 公司S&P Global ESG评分在中国两轮车领域排名第一,在更广泛的汽车行业中位列前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1分;环境、社会和治理得分分别超越超半数、65%和77%的全球同行 [2] 透明度与数据驱动的ESG领导地位 - 2024年公司首次披露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数据,并进行与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框架一致的气候风险评估,使S&P Global CSA评分在TCFD披露标准中从0提升至75 [3] - 公司连续三年披露能源消耗情况,并对能源强度进行多维度监测,使CSA能源消耗标准评分从42提升至90 [3] - 公司在产品质量与召回管理、信息安全、低碳产品和产品管理等标准上连续第二年获得S&P Global CSA满分 [4] - 公司透明的保修条款体现对产品质量和客户保护的承诺,多级保护方案和三级安全认证确保数据保护和用户隐私 [4] - 公司智能两轮车采用低碳设计和绿色制造,树立行业可持续发展标准,轻量化设计和锂电池应用提高资源效率,用户碳减排数据披露为数据驱动的资源管理树立新标杆 [4] 全价值链的综合责任ESG实践 - 公司建立全面的价值链管理系统,将责任延伸至整个行业,在多个ESG维度和标准上取得突破 [5] - 公司在上游供应链引入“供应商行为准则”和“冲突矿物政策”,确保原材料采购的道德和环境标准,发布“生物多样性和零砍伐政策” [5] - 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实施24/7支持,在客户满意度测量标准中获得满分 [5] - 公司内部的“员工权益政策”禁止职场歧视和骚扰,增加透明度和披露,包括各职位的性别比例数据,新引入的“人权政策”获得完美评估分数 [5] 气候披露与行业领导地位 - 公司是中国首批参与CDP评估的电动两轮车公司之一,首次通过该国际知名第三方平台公开披露碳排放数据,获得“意识水平”评级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增加在环境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相关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投资,引领智能两轮车行业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自行车、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产品组合多元化,采用全渠道零售模式 [8]
Niu Technologies Ranks First in China's Two-Wheeler Segment in S&P Global ESG Ranking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4-17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 牛科技2024年ESG表现显著提升,在行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未来将继续投入环保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研究创新 [1][7] 公司ESG整体表现 - 2024年S&P Global ESG评分同比提升14分至43分,在中国两轮车领域排名第一,在更广泛汽车行业中位列前四,超行业平均11分 [1][2] - 在S&P Global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超过68%的全球汽车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得分分别超过全球同行的半数、65%和77% [1][2] 透明度与数据驱动的ESG领导地位 - 2024年首次披露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数据,进行符合TCFD框架的气候风险评估,TCFD披露标准的S&P Global CSA评分从0升至75 [3] - 连续三年披露能源消耗,对能源强度进行多维度监测,能源消耗标准的CSA评分从42升至90 [3] 脱碳技术成果 - 在产品质量与召回管理、信息安全、低碳产品和产品管理标准上连续两年获得S&P Global CSA满分 [4] - 透明的保修条款体现对产品质量和客户保护的承诺,多级保护方案和三级安全认证确保数据保护和用户隐私 [4] - 智能两轮车采用低碳设计和绿色制造,轻量化设计和锂电池应用提高资源效率,披露用户碳减排数据树立数据驱动资源管理新标杆 [4] 全价值链综合负责的ESG实践 - 建立综合价值链管理系统,上游供应链引入“供应商行为准则”和“冲突矿物政策”,发布“生物多样性和零砍伐政策” [5] - 客户服务实现24/7支持,在客户满意度测量标准中获满分 [5] - 内部“员工权益政策”禁止职场歧视和骚扰,新引入的“人权政策”获完美评估得分 [5] 气候披露与行业领导地位 - 作为中国首批参与CDP评估的电动两轮车公司,首次通过该国际平台公开碳排数据,获“意识水平”评级 [6] 公司业务概况 -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自行车、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8] - 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提供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和自行车系列以及微出行系列,采用全渠道零售模式 [8]
Niu Technologies Stock Still Up 70% YTD, Despite Tariff Gloom
Benzinga· 2025-04-08 21:08
公司整体情况 - 公司过去几年发展不佳,2022年陷入亏损和营收收缩,近年专注中国高端市场和海外销售网络建设 [4][5] - 去年公司恢复营收增长,年收入增长24%至32.9亿元(4.51亿美元),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去年第四季度亏损从1.3亿元收窄至7250万元 [6] - 公司毛利率下降,去年从21.5%降至15.2%,第四季度从19.0%降至12.4%,影响盈利恢复 [7] - 投资界对公司早期转型故事大多给予肯定,四位分析师中三位给予“买入”评级,一位给予“持有”评级,公司目前市销率为0.56,高于部分同行 [8] 中国市场情况 - 第一季度中国电动滑板车销量同比增长66%至183,065辆,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政府以旧换新补贴计划 [9][12][13] - 公司预计2025年整体销量将增长40% - 70%,达到130 - 170万辆 [15] 国际市场情况 - 第一季度国际市场销量仅增长6%至20,248辆,较2024年各季度45%以上的增速大幅放缓 [16] - 美国去年9月加征25%关税影响公司业务,虽在东南亚设厂应对,但特朗普上周宣布的新关税使该措施失效,公司未说明美国业务占比,但美国是主要海外市场之一 [17][18] 综合表现与股价 - 尽管海外前景不明朗,但因中国市场前景良好,2025年公司发展态势相对较强,今年股价已上涨70%,虽特朗普新关税宣布后全球市场暴跌致其近五日下跌28% [19]
Niu Technologies Q1 Sales Volume Surge 57% On Solid China Demand
Benzinga· 2025-04-04 19:51
文章核心观点 - 牛科技第一季度销售数据增长,国内市场贡献大,产品更新推动销售,海外市场也有进展,公司对未来营收和销量有增长预期 [1][2][3] 销售数据 - 第一季度共销售203,313辆,其中中国市场183,065辆,国际市场20,248辆 [1] - 第一季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7%,中国市场销量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66%,国际销售同比增长6% [1][2][3] 增长原因 - 产品更新推动销售增长,3月底推出的NX Pro车型成功,吸引超350万直播观众并产生大量预订单 [2] 营收情况 - 第四季度营收增长71.1%至8.192亿元人民币(1.1223亿美元) [3] - 预计第一季度营收增长25% - 40%,2025年销量达130 - 160万辆,同比增长40% - 70% [3] 产品分类 - 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和自行车,如NQi、MQi等系列;二是微出行解决方案,包括KQi滑板车系列和BQi电动自行车系列 [4] 股价表现 - 周五盘前交易中,牛科技股价下跌16%,至3.21美元 [4]
Niu Technologies Provides First Quarter 2025 Sales Volume Update
GlobeNewswire· 2025-04-04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 牛科技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业绩,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实现增长 [1][2] 销售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共销售203,313辆,其中中国市场183,065辆,国际市场20,248辆,较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增长66%、6%和57% [2] 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60%,得益于产品和渠道策略的成功执行 [3] - 今年新产品发布和升级计划推动了第一季度业绩,3月下旬推出的NX Pro市场反响积极,直播首秀吸引超350万观众,各销售渠道预购需求旺盛 [3] 国际市场 - 国际市场在拓展电动摩托车和微出行渠道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为2025年全面市场渗透奠定基础 [4] 公司概况 - 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等,采用全渠道零售模式 [6] - 公司提供两个产品线,包括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和自行车系列以及微出行系列 [6]
小牛电动(NIU):深度推进产品及渠道变革,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国信证券· 2025-04-03 20: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牛电动是全球化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品牌影响力和智能化特点强,过往布局高端锂电两轮车受锂电涨价拖累,2024 年积极调整产品和渠道策略,成效渐显,2025 年加强布局有望迎来销量和业绩向上拐点,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4 亿、2.7 亿、4.1 亿元,给予 25 年 23 - 24x PE,对应目标价 40.9 - 42.7 元,相较当下具 38% - 44%空间 [1][3][4] 公司概况 - 2014 年成立,开创智能电动车两轮车新品类,定位高端智能锂电产品,2024 年推出高端智能铅酸产品,国内有 3735 家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布局一二线城市,进入海外 52 个国家,全球累计销售智能电动两轮车超 500 万辆 [1][9] - 大股东为 Glory Achievement Fund Limited、Niu Holding Inc.,持股比例分别为 31.78%、6.4%,创始人李一男旗下信托公司 Glory Achievement Fund Limited 为第一大股东,CEO 李彦持股 4.8%,前者拥有 24.1%投票权,后者拥有 13.3%投票权 [13] 财务情况 收入与利润 - 2016 - 2021 年收入复合增速达 59.8%,2021 年后因碳酸锂涨价销量下滑,2023 年收入降至 26.52 亿元,2024 年布局高端铅酸电动两轮车并开拓渠道,收入 32.88 亿元,同比增长 24% [2] - 2022 年净亏损 0.49 亿元,2023 年受欧洲代理商拖累净亏损 2.72 亿元,2024 年亏损幅度收窄至 1.93 亿元 [2] 毛利率与净利率 - 通过产品涨价传导碳酸锂涨价,2019 - 2023 年毛利率保持在 20%以上,2024 年受滑板车加征关税影响下滑;2021 - 2023 年管理和销售费用率提升,综合导致净利率下滑,2024 年净利率 - 5.9% [2] 费用率 - 2021 - 2023 年,管理费用率从 3.8%提升至 9.2%,销售费用率从 9.0%提升至 18.7%,研发费用率小幅增长 [2] 业务情况 国内业务 - 2021 年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达 98.8 万辆,2023 年下滑至 60.1 万辆,2024 年调整策略后销售 75.9 万辆,同比增长 26.3% [18] 海外业务 - 2024 年电动两轮车出口销售 16.5 万辆,主要市场为美国、欧洲等,将跟进海外关税政策动向,考虑迁移生产基地减少影响 [1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1 年头部企业为雅迪、爱玛、台铃,小牛份额相对较低;2022 年 7000 元以上高端市场中,九号、小牛占据大部分份额;2023 年小牛产品均价超 3700 元,居行业第一 [22] - 2023 年雅迪终端门店 4 万家,爱玛 3 万家,小牛 2856 家,小牛因产品定价高,终端门店数量少 [22] 产品与渠道策略 产品策略 - 2024 年 8 月推出 NT/MT Play 两款高端铅酸电动两轮车,售价低于锂电产品,智能化配置完善,发布后 4 小时销量破 5900 台 [3] - 2025 年将继续补齐铅酸类产品短板 [3] 渠道策略 - 2024 年加强二三线城市渠道下沉,终端门店数量增至 3735 家,较 2023 年净增 879 家 [3] - 未来加强一线及准一线城市渠道密度,在广东、江苏等省份布局下沉市场 [34] 盈利预测 假设前提 - 两轮车业务:推出铅酸新品、拓展渠道,销量有望提升,国内销量占比提升有望促进单价小幅提升,规模效应将改善利润率,假设 2025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16.5%、17.5%、17.5%,收入分别为 49 亿、62 亿、7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0%、25%、25% [36] - 费率:2025 年销量提升,管理和销售费用率有望下降,假设 2025 - 2027 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7.5%、7.0%、6.0%,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2.0%、10.5%、9.5% [37] 预测结果 - 2025 - 2027 年整体收入有望达 49 亿、62 亿、7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0%、2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 亿、2.7 亿、4.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8 元、3.5 元、5.3 元 [36][39] 估值 绝对估值 - 采用 FCFF 估值方法,得出公司价值区间为 42.7 - 43.7 元,估值中枢为 43.2 元 [44] 相对估值 - 选取爱玛科技、九号公司 - WD、春风动力为可比公司,给予 25 年 23 - 24x PE,对应目标价 40.9 - 42.7 元,相较当下具 38% - 44%空间 [49]
小牛电动(NIU):高端两轮车鼻祖,静待困境反转
招商证券· 2025-03-27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小牛电动“增持”投资评级 [1][6][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牛电动作为国内锂电高端电动两轮车鼻祖,2022 - 2023年受监管、市场和竞争影响陷入困境,2024年推动产品和渠道下沉,有望实现困境反转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9亿元、63亿元、79亿元,同比增长50%、27%及26%,净利润分别为1.8、3.2、4.3亿元,对应2025年估值24倍 [6] 各部分总结 高端智能电动两轮车的开创者 - 智能高端电动车第一股,深耕10余载:2014年成立,2015年发布首款车型,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截至2023年底进入海外52个国家,全球累计销售超340万台 [10] - 股权结构与管理团队:高管团队配置高,创始人李一男经验丰富,CEO李彦、财务总监Fion Zhou履历优秀;股权结构稳定,高管持股比例高 [12][14] - 财务表现:营收和盈利能力暂有承压:两轮车+滑板车业务占营收90%左右,2021年前营收高增长,2022 - 2023年下滑;毛利率2021 - 2023年下滑至21%左右,净利率2022 - 2023年为负,2024年亏损收窄 [16][17] 公司核心逻辑:受益高端化、新国标、产品结构升级 - 国内两轮车行业稳步增长,高端市场有望扩容,小牛提早布局:行业规模稳中有增,2018 - 2023年销量复合增长11%;竞争格局集中度提升,小牛等高端品牌分得份额;高端市场有望扩容,因年轻群体和中产占比提升、行业监管趋严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小牛深耕中高端,品牌力坚实,产品矩阵丰富、迭代快,外观设计获国际大奖 [20][31][40] - 新国标预计强监管加速尾部品牌出清,利好头部企业:2024年监管趋严,为新国标修订版预热;2025年1月新国标颁布,有过渡期;3C认证和白名单制度加速尾部厂商出清,小牛有望抢占资源、进入白名单 [51][53] - 突围方向:提升铅酸产品占比、打开下沉渠道:提升铅酸产品占比是政策和成本导向,小牛铅酸产品布局加快,预计今年占比超50%;渠道发力下沉市场,2024年加大开发力度;营销以OTO新零售运营赋能线下门店,双十一表现出色 [55][65][67] - 出海破局:电摩收缩、滑板车当红:海外电动自行车销量将复合增长19.4%;小牛欧美市场早期推广电摩,现搭建自主团队;东南亚市场尝试“换电”业务;目前外销以电动滑板车为主,2024年销量增长,启动东南亚供应链生产 [69][73][7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核心假设:国内电动两轮车2025 - 2027年出货均价分别增2%、1%、0%,销量分别增40%、25%、25%;海外滑板车&电摩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增50%、30%、30%,价格基本不变;毛利率2025 - 2027年分别为19.5%、21.5%、22.0%;期间费用率2025 - 2027年从22%下滑至16%左右 [75][7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49亿元、63亿元、79亿元,同比增长50%、27%及26%,净利润分别为1.8、3.2、4.3亿元,对应25年估值2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9]
Niu Technologies: Maintaining Bullish View Even After The Stock Doubled
Seeking Alpha· 2025-03-18 23:20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于2024年12月19日开始覆盖小牛电动(NASDAQ: NIU)并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其股票被显著低估且增长加速在望 [1]
Niu Technologies: Good Results And Even Better Prospects
Seeking Alpha· 2025-03-18 17:35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对小牛电动(NASDAQ: NIU)持积极看法,此前已在2024年9月23日的更新中评估该公司对高价自行车的关注及行业政策的影响 [1] 公司相关 - Asia Value & Moat Stocks是为寻求亚洲上市股票的价值投资者提供研究服务的机构,倾向于深度价值资产负债表交易和宽护城河股票 [1] - Asia Value & Moat Stocks的作者为寻求亚洲投资机会的价值投资者提供思路,尤其关注香港市场,会寻找深度价值资产负债表交易和宽护城河股票,并在投资组内提供一系列观察名单并每月更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