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武镁业(002182):成长属性持续强化的镁产业链一体化龙头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宝武镁业,给予“推荐”评级 [10][9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武镁业作为镁产业链一体化龙头,在央企宝钢赋能下,上中下游产能持续提升,且镁合金下游行业需求进入扩张周期,有望推动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得到强化 [10][9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央企平台赋能镁业龙头,镁铝合金持续增质放量 - 宝钢赋能镁业龙头,新质生产力优势显著:宝钢于2023年9月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拥有完整镁产业链,产品应用广泛;公司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多家子公司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技术实力雄厚,知识产权丰富,多次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18][19] - 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子公司全国布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实际控制人;公司在全国拥有近2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形成一体化布局 [22] 行业领先的镁产业链一体化龙头 - 上游矿端具有强资源储量优势:公司合计拥有白云石储量约19.7亿吨,占中国已查明储量近10%;至2025年3月,白云石合计年产能达5300万吨;中国白云石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8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 [2][30] - 中游冶炼产能逐渐释放,降本增质效果明显:原镁产能进入释放周期,由23年的10万吨增长至24年底的30万吨,增幅200%,市占率由7.4%增至20.2%,业务规模或增长107%;竖罐炼镁技术行业领先,数智化发展持续赋能;硅铁自产叠加低煤炭消耗量,原镁生产成本优势持续优化 [3][31][35] - 镁合金业务高市占率优势或持续扩大:当前国内市占率或超50%,2023年市占率约58%;至2025年底产能将从20万吨增至60万吨,增幅200%,若全部达产,市占率将提升至81% [9][40] - 下游深加工产业多线布局,客户和品牌优势显著:在镁合金下游多领域全面布局,与头部产商合作;汽车轻量化领域产能部署不断加大,为知名汽车厂商提供配套;建筑模版领域降低成本,加强替代优势;机器人领域与埃斯顿合作;低空经济领域与小鹏飞行汽车合作;固态储氢领域与科研院所合作,有望受益于宝武集团需求 [42][43][45] 铝制品板块产品结构升级,聚焦汽车轻量化相关应用 - 铝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铝合金深加工产品产销量增长:2021 - 2023年,铝合金深加工产品营收增长109%,铝合金产品营收下降67%;铝板块综合毛利率由8%增至9% [51] - 铝制品板块以汽车轻量化相关产品为主:主要产品用于汽车轻量化,现有轻量化铝合金及深加工产能30万吨,云信铝业有10万吨铝中间合金产能,五台云海有3000吨金属锶产能 [55] - 镁铝合金放量推动业绩增长,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2019 - 2023年营业收入整体增长,业绩受镁价波动影响;2024Q3营收增长,净利润承压;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14%,占期间费用57%;资产负债率创五年新高,负债主要用于改扩建工程与技术研发 [59][60] 下游需求受新质生产力发展提振,原镁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 - 中国镁资源储量丰富,原镁产能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中国拥有世界镁资源储量的70%,2024年原镁产量占全球92%,产能占85%,但全球及中国产能利用率均偏低;预计2024 - 2027年全球原镁产能由175万吨增至205万吨,产能利用率由64%提升至93.2% [67][68][72] - 汽车轻量化发展及机器人行业成长或推动镁需求大幅增长:汽车轻量化是镁需求增长核心推力,预计2024 - 2027年全球汽车行业镁合金需求从57万吨增长至135万吨,CAGR达34%;机器人行业成为镁需求新增长点,2024 - 2027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对应镁需求由0.33万吨增长至0.81万吨,CAGR达34%;预计2024 - 2027年全球镁金属需求由110万吨增长至190.2万吨,CAGR达20%,原镁供需结构维持紧平衡 [73][82][86] 盈利预测及估值 - 关键假设及营收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中间合金等业务营收、成本与毛利率变化不大;镁合金产量或为23/30/45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6%/60%/75%;压铸件产量提升可期;铝合金及深加工产品产量或为20/25/27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75%/80%;预计营收分别为88.45/109.16/143.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5.66/9.91亿元 [8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