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公司全年业绩以及煤价、电价变动情况,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33、143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135、155亿元),对应PE 8.6、8.0、7.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经营情况 整体业绩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456亿元,同比下降3.4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0.0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87.5%;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58.78% [1] 装机容量 - 2024年新增基建并网可控发电装机容量9.7GW,其中火电0.3GW,风电2.6GW,太阳能6.8GW;截至2024年底,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145.1GW,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达35.82%,其中煤电93.1GW、气电13.5GW、风电18.1GW、太阳能19.8GW、水电0.4GW、生物质0.2GW [2] 资本开支计划 - 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额较2024年实际资本开支额增长14%至512亿元,其中风电为362亿元,同比增长44%,太阳能为150亿元,同比下降24% [2] 煤电业务 - 收入端,2024年燃煤交易电价446.45元/兆瓦时,较基准电价上浮13.25%,煤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7%至3942亿千瓦时;成本端,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3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0%;全年煤电板块利润总额71.38亿元,对应单位发电量为0.018元/千瓦时,23年为0.001元/千瓦时 [3] 新能源业务 - 2024年风电利用小时2295小时,同比下降33小时,太阳能利用小时1185小时,同比上升5小时;风光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7%、66%;风光上网电价同比均下降,风电同比下降4.29%至510.75元/兆瓦时,光伏同比下降11.11%至420.43元/兆瓦时;成本端,装机增长使折旧摊销有所增长;风光合计贡献利润总额9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风电同比增长15%、光伏同比增长33% [4] 财务数据 利润表数据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543.97亿元、2455.51亿元、2393.56亿元、2381.67亿元、2367.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11%、 - 3.48%、 - 2.52%、 - 0.50%、 - 0.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4.46亿元、101.35亿元、124.11亿元、132.77亿元、142.6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14.33%、20.01%、22.46%、6.98%、7.41% [4] 资产负债表数据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411.59亿元、5868.43亿元、6039.22亿元、6468.41亿元、6880.33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3697.97亿元、3837.95亿元、3971.56亿元、4248.48亿元、4546.70亿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1713.63亿元、2030.48亿元、2067.66亿元、2219.93亿元、2333.63亿元 [10][11] 现金流量表数据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54.97亿元、505.30亿元、449.50亿元、806.00亿元、417.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52.26亿元、 - 635.97亿元、 - 605.76亿元、 - 737.55亿元、 - 767.0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4.17亿元、154.83亿元、148.43亿元、 - 69.40亿元、348.85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2.12%、15.14%、16.68%、17.76%、18.85%;净利率分别为3.32%、4.13%、5.19%、5.57%、6.02%;ROE分别为6.39%、7.38%、8.98%、8.83%、9.01%;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33%、65.40%、65.76%、65.68%、66.08% [11]
华能国际(600011):全年煤电盈利显著改善,分红比例升至约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