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超导(688122):超导+钛合金+高温合金共同驱动,业绩或迎筑底反弹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西部超导“增持”评级 [6][9][11][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超导+钛合金+高温合金共同驱动,西部超导业绩或迎筑底反弹 [6] - 公司超导业务受益于核聚变、半导体、医疗板块需求增长,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业务受益于军机需求增长,有望驱动业绩加速释放 [10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西部超导是国内超导线材龙头、钛合金棒丝材和变形高温合金/母合金重要供应商,2003年成立,2014年登陆新三板,2019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构筑了超导产品+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的三位一体产品布局 [2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控股股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截至2024年三季报其直接持有公司20.96%股份 [21] - 超导线材业务源于国家对ITER计划中NbTi和Nb3Sn超导线材产业化的战略需求;高端钛合金业务源于国家对高性能航空用结构钛合金的战略需求和超导用NbTi合金制备技术的延伸;高温合金业务源于国家对“两机”重大专项的核心材料需求和高端钛合金业务建立起的完善体系 [25][27][30] -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过程控制技术 [33][34] 业绩情况 - 2020 - 22年公司业绩受益于新型武器装备需求增长迎来快速增长期,2024年摆脱主机厂“清库存”影响或迎筑底反弹,2024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6.41亿元,同比+11.6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10亿元,同比+7.64% [35] - 分季度看,24Q2开始公司业绩持续改善,24Q2、Q3归母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115.39%、7.22%,单季度利润恢复至历史高位 [39] - 分产品看,公司钛合金产品贡献主要营收和利润,超导线材和高温合金产品体量快速增加,2023年超导线材/高温合金收入分别同比+58%/+162% [44] - 2023年公司利润率受钛合金影响略有下滑,2024Q1 - 3实现企稳反弹,主要系钛合金产品结构优化和超导线材及高温合金规模效应体现 [46] - 截至2024Q3预收款+合同负债同比高增,存货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有望随产品交付快速放量;三项费用占比波动下降,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技术驱动型企业特征显著 [51][55] 超导线材业务 -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宏观量子效应,在能源、信息、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56] - 核聚变板块,政策指引下核电未来装机量有望快速增长,我国各可控核聚变项目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对Nb3Sn和NbTi等超导线材的需求或将快速提升 [57][63] - 半导体板块,MCZ法可抑制单晶生长过程中的熔体对流,提高晶体品质,应用前景广阔 [65] - 医疗板块,我国MRI设备人均保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推进,对NbTi超导线材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66]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NbTi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有望受益于医疗MRI、单晶硅MCZ、核聚变的共同推动实现加速放量 [70] 高端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业务 - “新质战斗力”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新一代战斗机为首的新型主战装备有望加速批产放量,我国军机数量与美国差距较大,在现有型号订单追加和新型号批量列装双需求下,军用航空市场或将快速发展 [74][75] - 钛及钛合金理化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领域,我国钛材消费结构有望向发达国家靠拢,高端军用钛材领域增长空间广阔,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供应商,有望受益于我国军机的补量+提质进程 [78][83][88] - 高温合金具备长期服役于高温高应力环境的独特能力,是现代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基石,公司作为国内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新兴供应商,承担了多个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制任务,多个牌号获得供货资格并开始供货,有望受益于先进战机更新迭代和发动机后装维修+替换需求增长 [91][97]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41/57.91/68.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0/9.69/12.01亿元,EPS为1.25/1.49/1.85元/股,按2025年3月31日收盘价计算的PE为37.18/31.07/25.08倍 [101] - 选择西部材料、航材股份、图南股份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西部超导超导板块业务的成长性,给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