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防务产业阶段性需求放缓影响公司营收下滑,但降本增效成效显现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随着防务业务边际好转和新质新域及战略新兴产业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恢复持续增长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收盘价 55.60 元,年内最高/最低 65.70/36.08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4.53/4.57 亿股,流通 A 股市值 251.62 亿元,总市值 254.02 亿元 [2] 基础数据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76 元,摊薄每股收益 0.76 元,每股净资产 16.42 元,净资产收益率 5.39% [3] 2024 年报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50.25 亿元,同比减少 19.08%;归母净利润 3.47 亿元,同比减少 53.75%;扣非归母净利润 3.11 亿元,同比减少 55.02%;负债合计 44.43 亿元,同比增长 14.90%;货币资金 27.73 亿元,同比减少 18.63%;应收账款 35.75 亿元,同比增长 14.17%;存货 18.51 亿元,同比增长 74.16% [4] 事件点评 - 受防务产业阶段性需求放缓影响,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业务营收 33.88 亿元,同比减少 23.57%;电机与控制组件业务营收 11.16 亿元,同比减少 11.25%;继电器业务营收 2.49 亿元,同比减少 23.66%;光器件业务营收 1.45 亿元,同比增长 7.38% [5] - 公司明确降本增效目标、强化成本控制,2024 年毛利率同比提升 0.35 个百分点达到 38.34%,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7.50%,成功孵化新产业,新质新域及战略新兴产业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超 30%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05、1.46、2.04,对应 3 月 31 日收盘价 55.60 元,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53.0、38.1、27.3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210|5,025|6,052|7,423|9,253| |YoY(%)|3.2|-19.1|20.4|22.6|24.7| |净利润(百万元)|750|347|479|667|931| |YoY(%)|35.1|-53.8|38.1|39.1|39.5| |毛利率(%)|38.0|38.3|38.4|38.4|38.5| |EPS(摊薄/元)|1.64|0.76|1.05|1.46|2.04| |ROE(%)|11.9|5.4|6.9|8.9|11.2| |P/E(倍)|33.8|73.2|53.0|38.1|27.3| |P/B(倍)|4.0|3.9|3.7|3.4|3.1| |净利率(%)|12.1|6.9|7.9|9.0|10.1| [9][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 2023A - 2027E 期间的财务预测情况,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项目的金额及变化,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情况 [12][13]
航天电器:防务业务持续修复,新域新质造新动力-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