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集能源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未来三年安徽火电依然偏紧,2025 - 2027E安徽火电利用小时数为5086小时、4892小时、4787小时,优于2018 - 2021年及2024年全国水平,安徽省电价中期有支撑 [7] - 推荐关注安徽省煤电一体企业新集能源,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3.0/26.5/31.6亿元,同比 - 3.7%/+15.2%/+18.9%,折合EPS分别是0.89/1.02/1.22元每股,对应2025年4月3日股价PE分别为7.7/6.7/5.6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安徽过去电力需求解析以及未来用电需求测算 - 2021年之前安徽电量供给富余,2002年确定皖电东送战略,成为华东重要能源供应基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10] - 2021 - 2022年安徽出现电力缺口,要求强化需求侧管理、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外电入皖”概念被提出,多个特高压项目建成或在建 [15][16] - 安徽用电增速快,2014年1月 - 2024年12月累计用电同比平均增速高于发电及全国水平,2024年用电同比增速11.9%,全国第二 [18] - 安徽用电需求增长得益于较高GDP增速(2011 - 2024年除2021年高于全国)和2015年以来提升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2015 - 2022年除2017年高于全国) [26] - 短期二产用电高企是核心驱动,2015 - 2024年二产用电平均占比68%,累计增量占比62%;长期三产影响权重将提升,2015 - 2024年三产占比从13%升至19%,用电CAGR为13% [34] - 二产中高能耗板块(如电力热力供应等)和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如电气机械设备、汽车制造)主要贡献用电增速 [41] - 三产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主要贡献用电增速,三产占比提升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和用电增速有积极影响 [43] - 预计2025 - 2027年安徽用电CAGR约为9.2%,基于GDP增速假设(2025 - 2027年为5.5%)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假设(2025 - 2027年为1.67) [50] 安徽未来电量供给测算 - 安徽电量供给以火电和外省输入电为主,2021 - 2024年输入电量约占14 - 15%,自有发电中火电占90% - 92% [59] - 2024 - 2027年安徽省火电规划装机1694万千瓦,占2023年火电装机容量28%,预计2025 - 2027年火电装机增量分别为387.5万千瓦、524.5万千瓦、493.5万千瓦 [62] - 外省输电增量主要看新建特高压项目投产和存量特高压配套电源扩容,预计陕北 - 安徽特高压项目2026年向安徽输电180亿千瓦时,2027年满产 [62] 安徽电量供需平衡表 - 假设供需平衡,倒推2025E - 2027E火电利用小时数分别为5086小时、4892小时、4787小时,优于2018 - 2021年及2024年全国水平,安徽省火电电价或有支撑 [66] 新集能源煤电投产增厚业绩 - 新集能源是安徽省煤电一体化企业,截至2024年电力业务占毛利结构18%,火电权益装机容量563.01万千瓦,在建权益装机容量约315万千瓦 [70] - 公司电厂煤炭自供率目前为40%,假设全部使用自供煤,自供率或达90%,将降低煤电业务对煤价敏感性,保障盈利稳定,且已布局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71] - 电力业务成本结构中燃料成本占比高(2023 - 2024年约84%),自供率提高有利于保障盈利水平 [72] - 2024年板集电厂二期双机组投运,发电量提升约25亿度电,同比 + 23.8%,板集电厂和宣城电厂贡献归母净利润,新建电厂完全达产后归母净利增量合计约4.86亿元 [77][83] - 预计2025/2026/2027年商品煤销量为1944/1953/1973万吨,单位价格分别为560/566/571元/吨,单位成本分别为332/329/325元/吨 [86]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发电量为167/260/40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159/246/379亿千瓦时 [86]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146/176亿元,同比增长3%/11%/2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0/26.5/31.6亿元,同比 - 3.7%/+15.2%/+18.9% [87]
新集能源(601918):深度报告之二:安徽火电预计未来三年依然偏紧,新集能源煤电投产将增厚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