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宏观择时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动态宏观事件因子进行股债轮动配置,通过经济增长和货币流动性两个维度生成信号[28][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经济增长信号:综合PMI、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信号强度为0%(4月)[29] 2. 货币流动性信号:跟踪SHIBOR、DR007等利率指标,信号强度为50%(4月)[29] 3. 仓位计算:3月权益推荐仓位为25%,通过加权信号强度动态调整[28][29] - 模型评价:策略2025年初收益率1.06%,略低于Wind全A的1.90%,但风险控制稳健[28] 2. 模型名称:微盘股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交易情绪(波动率拥挤度)和基本面(利率同比)指标监控风险[32][3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波动率拥挤度指标:,阈值0.3,当前-50.09%[33] 2. 利率同比指标:,阈值0.3,当前-20.45%[33] 3. 信号触发:若任一指标突破阈值则触发风控,当前未触发[32]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大类选股因子(8类) - 因子构建思路:覆盖市值、价值、成长、质量等维度,在A股、沪深300等股票池中测试[43][4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部分示例): - 价值因子:,方向↑[55] - 成长因子:,方向↑[55] - 波动率因子:,方向↓[55] 2. 因子名称:可转债择券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从正股财务质量、估值等角度构建转债筛选因子[47][5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正股财务质量因子:基于ROE、现金流等指标合成[51] - 转债估值因子:[51]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宏观择时模型 - 年化收益率:1.06%(2025年初至今)[28] - 同期基准(Wind全A):1.90%[28] 2. 微盘股择时模型 - 波动率拥挤度指标:-50.09%(未触发风控)[33] - 利率同比指标:-20.45%(未触发风控)[33]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大类选股因子(上周IC均值) - 价值因子:沪深300股票池中IC均值19.53%[45] - 质量因子:全A股票池中IC均值1.75%[45] - 反转因子:中证1000股票池中IC均值7.94%[45] 2. 可转债择券因子(上周多空收益) - 正股财务质量因子:正收益[51] - 转债估值因子:正收益[51] --- 以上总结严格基于研报中提及的模型、因子及其构建逻辑[28][29][32][33][43][45][51][55]。
量化观市:市场波动加剧,围绕红利与内需消费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