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世特:线控转向趋势已成,后轮转向方兴未艾-202504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端长期有望乘电动化及智能化大势,保持稳健增长,并有望成为线性转向系统量产第一梯队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3/46/50亿美元,经调整EBITDA为4.9/5.7/6.7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2/1.6/1.9亿美元,同比+88%/+41%/+15% [3] 公司经营情况 收入情况 - 2024H2公司收入2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2024年全年收入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经外币换算和大宗商品调整,同比增长2.5%,跑赢市场3.6pct [1] - 分产品看,EPS/CIS/HPS/DL等产品收入分别为28.9/4.4/1.8/7.7亿美元,同比+1%/+16%/+5%/-3% [1] - 北美/亚太/EMEASA/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51%/31%/17%/0.7%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42/46.27/49.52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2%/7%/7% [5][13] 订单情况 - 2024年完成60亿美元的订单获取,预计2025年仍将获得60亿美元新订单 [1] - 2024年获得两个线控项目订单,一个来自北美领先电动汽车品牌,采用无方向盘设计的车轮执行器方案;另一个来自中国市场,均预计2026年落地 [2] - 2024年获得首个后轮转向订单,来自一家中国整车厂,目标在2026年量产 [3] 盈利情况 - 2024年EBITDA录得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EBITDA利润率录得9.9%、同比提升1.7pct [1]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到6172万美元,归母净利润率1.4%左右,同比提升了0.6pct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63/1.88亿美元,同比+88%/+41%/+15% [3][5] 技术与产品 线控转向技术 - 取消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角传递特性和力传递特性都可由软件定义,能实现更灵活的底盘和座舱设计、更精确的高速场景转向精度、更高级别的响应精度,是高阶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之一 [2] - 2024年获得两个线控项目订单,预计2026年落地,未来有望陆续获得中国整车厂的线控转向订单 [2] 后轮转向技术 - 是线控转向的一种类型,允许后轮与前轮协调转动,最大转角可达12度,在低速和高速条件下优化操控性和稳定性,将在4月上海车展首发 [3] - 2024年获得首个后轮转向订单,来自中国整车厂,目标2026年量产,在MPV、SUV、皮卡、跑车等市场有较好应用价值 [3] 财务指标 成长能力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2%/2%/7%/7%,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29%/87%/53%/39%/1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7%/68%/88%/41%/15% [13] 获利能力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8.8%/10.5%/11.4%/12.5%/13.5%,净利率分别为0.9%/1.4%/2.7%/3.5%/3.8%,ROE分别为1.9%/3.1%/5.5%/7.2%/7.7%,ROIC分别为4.9%/3.7%/7.4%/10.6%/15.2%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9%/41.7%/37.5%/41.8%/37.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15.2%/ - 21.3%/ - 31.5%/ - 31.6%/ - 39.5%,流动比率分别为1.4/1.5/1.6/1.6/1.8,速动比率分别为0.3/0.4/0.7/0.6/0.9 [13]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2/1.2/1.3/1.2/1.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2/5.1/6.2/6.4/6.4,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7/4.5/4.7/4.7/4.7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1/0.02/0.05/0.07/0.08美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1/0.1/0.1/0.1/0.1美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4/0.4/0.4/0.5/0.5美元 [13]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22.5/13.4/7.1/5.1/4.4倍,P/B分别为0.8/0.8/0.8/0.7/0.7倍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