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7.50亿(+10.54%),归母净利润0.21亿(-63.68%),扣非净利润为 -0.06亿(-114.13%),经营现金流净额 -0.79亿(yoy -311.01%),利润承压主要因国内招采总额下降及相关费用支出增加,但AQ300高端主机和配套镜体在三级终端医院市场渗透成果斐然 [3] - 分地区看,国内主营业务收入5.86亿(yoy +3.93%),海外收入1.61亿(yoy +42.70%),海外业务领衔增长,多个国家产品准入及市场推广进展顺利 [3] - 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4/1.31/2.00亿元(原值1.77/2.85亿元),EPS分别为0.63/0.97/1.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5.8/42.8/27.9倍,2025年招标有望恢复,凭借产品线优势及市场渠道拓展,国内市场有望放量,国际业务保持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产品表现 - 2024年内窥镜设备营收7.14亿(+14.72%),毛利率68.78%(-2.66pct);内窥镜诊疗耗材营收0.21亿(-50.63%),毛利率45.88%(-2.02pct);内窥镜维修服务营收0.13亿(+3.31%),毛利率72.64%(+10.98pct) [4] - 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提升,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137台、522根,进入三级医院116家 [4] - 研发成果颇丰,新增发明专利22项,相继发布高光谱平台、AQ - 150、AQ - 120等内镜系统、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等,丰富产品线,提高科室覆盖度 [4] 核心竞争力与市场推广 - 通过多年技术研发沉淀,打造低中高端全系产品,创新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功能,提升产品性能,完善镜体,正积极开发3D软性内镜和AI诊疗技术及内窥镜机器人 [5] - 通过“澳华杯”CBI全国病例大赛、消化内镜技术手把手培训班和参与世界各地学术会议,提升国内外品牌识别度和加大客户粘性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78|750|896|1072|1283| |YOY(%)|52.3|10.5|19.5|19.6|19.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8|21|84|131|200| |YOY(%)|166.4|-63.7|300.5|55.3|53.1| |毛利率(%)|73.8|68.1|69.2|70.2|71.3| |净利率(%)|8.5|2.8|9.4|12.2|15.6| |ROE(%)|4.4|1.5|6.1|8.8|12.0| |EPS(摊薄/元)|0.43|0.16|0.63|0.97|1.49| |P/E(倍)|96.6|265.8|65.8|42.8|27.9| |P/B(倍)|4.0|4.1|4.1|3.8|3.4| [6]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9]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如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9]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方面,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P/E、P/B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 [9]
澳华内镜: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承压,国际业务领衔增长-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