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目标价32.5元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端充电服务费涨价或在2025年落地,公司端壁垒体现在客户端和产品端,预计25年运营端盈利改善,26 - 27年利润加速释放,27年运营端盈利有望达5亿元,未来3年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50%+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充电产业需求稳健增长,盈利空间向好 - 新能源车与充电量齐增,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3140万辆,同比增53.85%,公共电桩充电量同比增54.99%;新能源商用车充电是新蓝海,2024年销量53.2万辆,渗透率17.9%,预计2025、2030、2040年渗透率分别突破15%、30%、75%左右;混动、私家车占比增加但充电需求稳定,单车年充电量1775.48千瓦时 [11][15][18] - 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公共充电桩TOP5运营商市场占比近65%,TOP10达81%;车企与科技企业积极布局超充网络,如华为牵头组建超充联盟,极氪与多方共建800V超快充网络 [21][26] - 新桩建设规模滞后,75%左右新能源车依赖公共电桩,2024年公共电桩增量同比降8.2%,直流充电桩有较大增长空间 [27][28] - 盈利前景向好,充电桩使用率提升带动服务费上涨,“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模式有望增强盈利能力,特来电已在多地应用相关解决方案 [31][33] 特来电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较大 - 客户资源壁垒较高,运营的公共充电桩等关键指标位列行业第一,截至2024年12月,运营充电站约4.8万座,公共充电终端约70.9万台;与地方相关平台深度合作,全国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270家,其中合资方为国有平台企业超160家 [35][37] - 产品技术实现大幅度突破,国内首家推出基于近全量车型充电大数据的电池安全大模型,具有可监视等功能;充电网技术有先进支持,如虚拟电厂能源调控大模型;技术创新响应政策号召,开发特充放产品,搭建车网互动与能源交易系统 [41][46][47] - 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从自投场站转向轻资产运营,合作模式多样灵活,与云快充和小桔相比,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阔 [56][59] 特来电财务与盈利前景向好 - 轻资产运营模式助力盈利提升,2023年充电网业务营收60.41亿元,同比增32.21%,扭亏为盈 [60] - 盈利前景向好,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增加平台费和增值服务收入,销售/管理/研发运维人员规模效应提升人均产出、摊薄成本,期间费用率持续改善 [61][62] - 长期盈利潜力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带动公共充电需求旺盛;业务创新与盈利边界拓展,如参与V2G试验、SaaS平台提供增值服务 [64][67]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包括市占率维持、服务费和增值服务毛利率提升等,对应特来电24年盈利约3亿元,25 - 27年预计净利润达4.4亿/6.8亿/10.1亿元 [71] - 投资价值,特来电25年按4.44亿利润,50X估值对应222亿,上市公司持股78%对应173亿;特锐德主业25年10亿利润,17X估值对应170亿,合计343亿,目标价32.5元 [73][74]
特锐德:如何展望特来电运营的盈利弹性?-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