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小鹏汽车-W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车业务为核心,长期或成为中国AI具身智能龙头,2025年或有7款新车或改款车发布,交付量或比2024年增长一倍以上达38万辆以上,未来10年海外销量占总销量比重或一半以上 [7] - 小鹏汽车智驾技术处于第一梯队,2025年计划实现百公里接管一次 [9] - Robotaxi或难以取代私家车,小鹏汽车或专注于产品而非运营,2025 - 2030年可带来197亿元累计营收增量 [11] - 长期市场空间广阔,小鹏汽车或在人形机器人市场有一席之地 [1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89.13、1159.86、1393.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47%、20%,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情况 - 发展历程:2014年何小鹏联合创立小鹏汽车,团队核心在多领域经验丰富,历经组织架构调整、融资、产品发布及海外探索等阶段 [20][22] - 股价复盘:2020年纽交所上市,2021年港交所上市,期间交付量、财报表现等影响股价,2024 - 2025年部分车型表现亮眼提升信心 [24][25] - 管理层及股权结构:管理层融合互联网和传统汽车行业人才,股权信息截至2024/8/26 [28] - 业务框架:以电车业务为核心,包括汽车销售、服务收入、机器人等业务,未来有望靠智驾和出海带动销量、降低成本 [30] 汽车业务 - 交付量:逐年上行,2024年G6和MONA M03为主力 [33] - 新车规划:2025年预计有7款新车或改款车发布,含一款增程车,交付量或超38万辆 [35] - 造车平台:扶摇架构赋能平台化造车,可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率、提升性能,长期有望推升毛利率 [38] - 与大众合作:大众购入4.99%股份成第三大股东,双方在车型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供应链、超快充网络合作等方面合作 [42][47] -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以纯电为主,增程车增速最高,小鹏汽车布局契合市场 [52] - 全球化布局:计划未来10年海外销量占比一半以上,已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研发全球XNGP [53] - 欧洲市场:电气化稳步推进但短期受补贴退坡影响,小鹏汽车产品性价比高,抓住高阶功能部署机会,2030年不同情形下欧洲市场营收有差异 [66][67][69] - 东南亚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但渗透率低,中国车企市占率高,小鹏汽车有合作和布局 [80] 智能驾驶 - 算法层面:小鹏汽车整体领先,感知侧技术和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处于国内前列,2025年计划实现百公里接管一次 [83] - 算力&数据层面:云端算力和数据方面处于国内厂商领先位置,2025年底算力预计达10,000PFLOPS,数据训练里程多 [85][86] - 消费者意愿:消费者购买高阶智驾意愿较强,小鹏部分车型选装率高 [88] - 车型溢价:配备高阶智驾车型整体溢价2 - 2.6万元,全系标配高阶智驾为趋势 [89] Robotaxi业务 - 出行方式:网约车未改变私家车为主的出行方式,卖车市场规模大于共享出行市场 [97] - 市场空间:2030年中国一二线城市Robotaxi保有量或将达101万,2035年市场规模或达3526亿美元 [98] - 小鹏策略:小鹏汽车或不参与运营,专注造产品,不同定价和市占率下有不同营收增量 [103][105] 人型机器人 - 市场前景: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2030年规模达1095亿元 [12] - 小鹏情况:小鹏汽车Iron已进厂工作,未来或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12] 财务分析 - 财务情况:营收显著增加,净亏损改善,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改善,费用率降低,单车营收18.9万元,单车净利润亏损缩小 [13][14] 估值模型 - 交付预测:预计2025年交付41.19万辆车,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5年2倍PS估值,对应市值1698亿港元,目标价位90港元 [13]
小鹏汽车-W(09868):公司深度报告:新车大周期开启,智驾助力出海塑造成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