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欣旺达(300207):深度报告:“欣”火燎原,旺达九州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9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锂电池领域28年,消费、动储协同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发展势头强劲 [1] - 消费电池产业因AI驱动需求上行,公司地位稳固;动力电池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多元场景拉动需求;储能系统项目大容量标杆项目落地,国际合作版图有望扩张 [1][2][3]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高,下游客户结构优质 [3][9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锂电领军者,多赛道驱动成长 - 公司成立于1997年,初始专注锂电池业务,2008年布局电动汽车电池业务,2016年进军储能领域,消费、动力、储能业务协同发展,产品获众多知名客户认可 [1][9]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王明旺、王威兄弟,参股公司保障原材料供应,通过多种方式完善资源布局、降低成本 [15] - 公司高管团队经验丰富、专业互补,有望加速技术突破、产能释放及全球化布局 [19] - 公司202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波动,2023年收入下滑但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得益于消费类业务增长和成本控制 [21] - 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在2023年触底回升,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重视研发投入 [26] 消费电池:传统业务基本盘,高端化与全球化并进 - AI竞争激烈,AI手机和AI PC涌现,全球AI APP用户数增长,各大厂商布局AI战略,AI技术落地有望抬升市场需求天花板 [29][31] - 2025年全国3C补贴开启,各省市和电商平台推动补贴落地,促进消费电子需求 [35]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和电脑出货量正增长,预计到2027年AI手机出货规模达5.9亿部,2028年AIPC出货量超2亿台,渗透率达70% [37] - 终端设备对AI算力需求激增,电池容量增加,硅碳负极材料成首选,预计2025年消费电子对硅基负极材料需求增长,电池ASP上升 [41][45] - 公司是消费类电池龙头,“pack + 电芯”模式构筑业绩安全垫,2024年H1消费类电池收入占总营收55.2%,是核心收入来源 [47] - 东莞锂威是公司全资子公司,电芯业务生产规模扩大,自供比例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消费电芯自供率超35% [50][52] - 公司客户群体扩大,与苹果、华为等消费电子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部分客户出货量居前列 [56]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掌握“超充”等技术,研发多个消费电池项目,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 [64] 动力电池:“聚焦+差异化”,最具备动力基因的二线电池厂商 - 公司2008年切入动力电池领域,目前HEV装机量蝉联中国市场冠军,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未来业绩有望增长 [68] - 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动力电池多元布局,覆盖多种应用市场和场景,获众多车企认可 [71] - 公司动力电池客户结构丰富,与多个品牌有量产车型合作,获得多个客户定点,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73] - 公司动力电池切入豪华车型供应链,为理想汽车高端车型配套电池,性能突出,有望拓展份额 [77] - 公司推出“闪充”电池,技术领先,牵手厦钨新能开发固态电池技术,多个研发项目在进行中 [79] 储能系统:万亿赛道新引擎,全产业链布局卡位 - 公司聚焦五大储能业务领域,积累多种解决方案和案例,2024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增长 [81] - 公司储能项目多点开花,国内浙江武义项目和海外澳大利亚项目等落地,与Gryphon Energy合作项目将于2026年交付并网 [8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和其他业务营收均有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85][86][87] - 选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珠海冠宇作为可比公司,公司2024 - 2026年PE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89]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对应PE为23X、14X、11X,维持“推荐”评级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