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公司简评报告:负债优势凸显,财政部战投与邮政集团增持彰显信心-202504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4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明显好于预期,管理费用下降比预期温和,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改善进度较慢,调整盈利预测 [6] - 宏观政策空间较大,有望促进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缓解银行业息差与信用风险压力 [6] - 财政部战略投资及邮政集团增持夯实公司资本实力,预计资产质量压力可控,未来仍能实现良好经营效益,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邮储银行公布2024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1.83%,YoY),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0.24%,YoY) [3] - 12月末,总资产17.08万亿元(+8.64%,YoY),不良贷款率0.90%(+4BPs,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6.15%(-15.73PCT,QoQ),全年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14BPs [3] - 公司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控股股东邮政集团于4月8日从二级市场竞价增持公司股份 [3] 资产规模 - 2024年Q4信贷增速边际放缓,信用卡、小额贷放缓明显,但信贷增长较国有大行平均水平仍保持相对优势 [3] - 金融投资方面,抓住Q4债券牛市机会加大配置力度,债券投资规模增速较Q3明显提升 [3] - 今年政府债券供给明显扩大,关税升级后信贷对实体支持力度有望加大,支持公司资产规模随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3] 存款情况 - 受存款定价自律加强,理财收益吸引力增强等因素影响,Q4邮储银行存款增速进一步放缓 [3] 息差情况 - 测算Q4单季息差1.81%,环比下降4BPs,同比下降8.52BP,降幅较Q3收窄 [3] - 资产端,测算生息率3.14%,同比降幅约28BPs,受LPR、存量住房贷款利率重定价及政府债发行影响 [3] - 负债端,测算付息率1.37%,同比降幅扩大至约17BPs,多轮存款降息效果持续显现,付息率改善幅度相对其他国有大行更明显 [3] - 现阶段新发放贷款利率较为稳定,后续若关税影响触发降息,资产端或面临下行压力;负债端前几轮存款降息效果仍将在年内持续释放,若资产端压力加大,存款利率有望随之下行,现有利率条件下,负债端改善有望缓冲资产端下行压力,息差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3] 中间业务与投资收益 - Q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实现小幅增长,投行、理财、托管业务实现较快增长,弥补代理保险、银行卡、结算业务缺口 [3] - 受益于债券牛市及投资规模加大,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改善 [3] 资产质量 - Q4邮储银行不良率与关注率继续小幅上升,主要是个人小额贷款与住房按揭风险随行业上升,预计个贷风险可控 [3] - 对公领域,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不良率持续下降,批发零售业及制造业不良率受市场环境影响上升,但不影响全局,预计公司贷款资产质量仍较为稳定 [3] - 逾期贷款占比上升势头趋于平缓,对资产质量前景具有积极意义,后续关注持续性 [3] 储蓄代理降费 - 新储蓄代理费方案于2024年9月底落地,调整后综合费率下降至1.08%,较2021年下调后的费率1.29%下降16.28%,降幅大于基准13.97% [3] - 新方案于2024下半年追溯实施,带动Q4单季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45%,信用风险应对空间与业绩弹性如期释放,Q4计提减值损失同增长89.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3% [3] 战略投资与增持 - 公司将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集资金13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为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认购资金约1175.80亿元 [6] - 以2024年末为基础测算,定增完成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9.56%大幅提升至11.07%,预案6.32元定增较公告日5.2元收盘价溢价率约为22% [6] - 控股股东邮政集团在4月8日从二级市场增持A股股份1991.02万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为0.02%,2020年曾增持8.9亿股,占当时普通股总股份的比重达到1.02%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0、3774、40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6、907、939亿元,对应同比+2.44%、+2.42%与+3.47% [6] - 预计2025 - 2027年末普通股每股净资产为8.22、8.65与9.09元,对应4月15日收盘价PB为0.63、0.60、0.57倍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每股指标与估值:2024 - 2027年EPS分别为0.87、0.74、0.76、0.78元,BVPS分别为8.37、8.22、8.65、9.09元,P/E分别为5.99、7.05、6.89、6.66倍,P/B分别为0.62、0.63、0.60、0.57倍 [33][34] - 盈利能力:2024 - 2027年ROAA分别为0.53%、0.50%、0.48%、0.47%,ROAE分别为8.69%、7.87%、7.24%、7.12%,净利差分别为1.83%、1.80%、1.79%、1.79%,净息差分别为1.84%、1.79%、1.78%、1.77%,信贷成本分别为0.33%、0.40%、0.42%、0.48%,成本收入比分别为64.23%、62.98%、62.47%、61.61%,所得税有效税率分别为8.33%、8.33%、8.37%、8.39%,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84、371、427、512亿元,利息收入分别为5082、5116、5393、5717亿元 [33]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现金及存放央行分别为13147、14119、15090、16128亿元,同业资产分别为8403、8082、8638、9232亿元,金融投资分别为60041、64000、68144、72424亿元,贷款总额分别为89132、96446、103479、111233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分别为2298、2197、2274、2407亿元,贷款净额分别为86841、94249、101205、108825亿元,生息资产总额分别为160482、169788、181659、194466亿元,总资产分别为170849、183891、196698、210399亿元,同业负债分别为3774、4280、4659、5071亿元,存款分别为152875、164173、175468、187540亿元,应付债券分别为2420、2744、2987、3251亿元,付息负债分别为159331、171494、183437、196214亿元,总负债分别为160533、171652、183819、196854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20、23、27、35亿元,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0297、12217、12852、13509亿元 [34] - 利润表:2024 - 2027年利息支出分别为2221、2157、2246、2379亿元,利息净收入分别为2861、2959、3147、3338亿元,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253、275、302、332亿元,其他非息收入分别为373、366、325、348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3488、3600、3774、4019亿元,营业费用与税金分别为2267、2294、2386、2505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936、935、962、1001亿元,所得税分别为79、81、84、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7、890、914、950亿元,母公司所有者利润分别为865、886、907、939亿元 [34] - 规模指标:2024 - 2027年总资产增速分别为8.64%、7.63%、6.96%、6.96%,总贷款增速分别为9.38%、8.21%、7.29%、7.49%,贷款净额增速分别为9.71%、8.53%、7.38%、7.53%,存款增速分别为9.54%、7.39%、6.88%、6.88%,贷存比分别为58.30%、58.75%、58.97%、59.31% [34] - 资产质量:2024 - 2027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0%、0.90%、0.88%、0.86%,不良贷款毛生成率分别为0.42%、0.46%、0.30%、0.30%,不良贷款净生成率分别为0.15%、0.07%、0.04%、0.04%,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6.15%、252.03%、250.02%、251.52%,拨备/贷款总额分别为2.58%、2.28%、2.20%、2.16% [34] - 资本:2024 - 2027年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4%、15.02%、14.75%、14.4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6%、10.96%、10.88%、10.79%,杠杆倍数分别为16.55、15.01、15.26、15.5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