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柯迪(600933):深度报告:精密铝压铸龙头,全球化+机器人齐驱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全球化布局、订单释放有望驱动主业发展,设立瞬动机器人和收购卓尔博加速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看好公司主业拐点和机器人布局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过去十余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汽车中小压铸件业务成绩优异未来中小件业务将受益于全球化扩张,中大型压铸件和机器人业务突破有望带动公司进入新一轮成长期 [14]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三类产品线有望协同发展传统小件压铸产品将发挥管理经验优势提升市场份额;中大型压铸件业务有望复刻精益管理基因打开成长空间;机器人布局通过内生+外延方式加速推进 [17][18] 深耕铝合金精密压铸 新能源浪潮驱动向上 中小件压铸龙头 围绕新能源加速战略转型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海外布局较早,通过募资扩充产能,加速战略转型升级和全球化进程 [19]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重视员工激励,实施多轮股权激励计划,绑定员工长期利益 [21][24] - 公司传统产品为汽车铝合金压铸小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中大型压铸产品拓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占比约30%,2025/2030年目标分别为30%/70% [26][27] -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稳定,核心客户从Tier1向OEM升级,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下降 [30] - 公司土地储备丰富,深化全球化布局战略,多个项目投产或竣工交付,为订单释放做好产能储备 [32] 业绩稳健增长 盈利水平维持高位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近五年业绩稳健增长,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因收入端新能源客户项目放量和全球产能协同,利润端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 [34] - 多重因素推动公司毛利率改善,期间费用率保持下降态势,海外营收占比较高,2022年起内销快速增长 [38][41] 小结 - 公司概况:是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业务扩展至锌压铸和新能源领域,海外布局持续推进,股权结构稳定,重视员工激励 [45] - 公司业绩:业绩稳健增长,订单持续释放,毛利率结构改善,海外营收占比高,2022年起内销快速增长 [45] 铝压铸行业:电动化驱动扩容 一体化引领机遇 千亿市场持续扩容 底盘、车身铝合金渗透潜力大 - 政策和电动化驱动汽车轻量化加速,铝合金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车身和底盘悬架是减重体量最大的部件 [46][49] - 预计2025/2030年国内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可达2,361/3,468亿元,CAGR为8.0%,压铸工艺约占铝合金加工近八成比例 [53][57] 国内竞争格局分散 龙头企业有望强者恒强 - 国内车用铝压铸竞争格局分散,2023年CR5市占率合计约为11.9%,主要竞争者分为外资、国内整车厂商附属和独立内资压铸企业三类 [61][62] - 国内压铸龙头在技术和资本加持下有望持续获益,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64] 一体化压铸趋势确立 高效益比驱动加速渗透 - 传统车身制造工序多、时间长,一体化压铸工艺简化流程,实现减重、增效和降本,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件部位 [65][67] - 供给端看好第三方供应商占多数份额,先发者优势显著;需求端2025年将成为一体化压铸规模化普及的加速之年 [69][72] - 一体化压铸的核心壁垒在于模具、设备、材料、工艺,产品环节兼具高增速与高壁垒,有望受益 [73] 小结 - 市场空间:铝压铸行业千亿市场持续扩容,底盘、车身铝合金渗透潜力大,预计2025/2030年国内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可达2,361/3,468亿元,CAGR为8.0% [74][75] - 竞争格局:国内车用铝压铸竞争格局分散,主要竞争者分三类,国内压铸龙头有望持续获益,格局有望集中 [75] - 发展前景:一体化压铸工艺优点明显,2025年产业链将延续高景气周期,产品环节有望受益成长 [76] 公司:品类扩张打开空间 精益管理有望复刻 竞争优势:精益管理一以贯之 技术优势持续赋能 - 财务指标表现优异:公司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水平居第一梯队,盈利水平优异,毛利率和ROE指标表现突出 [77][78][83] - 优质管理基因贯穿始末:公司结合阿米巴原则划小核算单元,建立“阿米巴”式管理模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85][86] - 智能化工厂助力降本增效:公司建设国内首家全5G+智慧工厂,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和协同能力,数字工厂赋能人均创收增长 [88][92][94] 成长逻辑:品类扩张打开成长空间 精益管理有望复刻 - 品类向新能源中大型压铸件延伸:公司传统优势领域以中小件为主,产品附加值高,积极向中大型压铸件扩展,在手订单丰富,精益管理基因有望复刻 [96][100][103] - 产能扩张稳步推进:公司生产基地覆盖全球,中长期可支撑百亿以上业务规模,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目前处于第二轮资本开支高峰的产能收获期 [104][105][107] - 内生外延齐驱拓展机器人相关业务版图:公司拟收购卓尔博布局微电机业务,实现技术和产品布局,有望与公司协同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