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B”评级 [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产能技改更新带来成本控制优势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4 月 18 日收盘价 54.99 元,年内最高/最低 100.40/54.56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31.40/31.40 亿,流通 A 股市值/总市值 1726.55 亿 [2] - 2025 年 3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98 元,摊薄每股收益 0.98 元,每股净资产 34.23 元,净资产收益率 3.14% [3] 事件描述 - 4 月 14 日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与《2025 年一季度报告》,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820.69 亿元,同比 +3.83%;归母净利润 130.33 亿元,同比 -22.49%;扣非归母净利润 133.59 亿元,同比 -18.74%。2025Q1 营业总收入 430.68 亿元,同环比分别 -6.70%/+24.96%;归母净利润 30.82 亿元,同环比分别 -25.87%/+58.89%;扣非归母净利润 30.40 亿元,同环比分别 -26.33%/+25.07% [6] 事件点评 - 2024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 1820.69 亿元,同比 +3.83%,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6.16%和 8.12%,同比分别下降 0.62pct 和 2.31pct。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营收分别为 758.44、725.18、282.7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55%、4.60%、18.61%,销量分别为 564、547、20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5.4%、15.7%、27.7%,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26.15%、3.52%、12.78%,同比分别 -1.54pct、+0.01pct、-8.64pct。一季度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但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获利同比下降 [8] - 2024 年石化板块蓬莱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乙烯二期项目建设推进;聚氨酯板块福建工业园 MDI 装置产能从 40 万吨/年扩至 80 万吨/年,宁波工业园 MDI 装置从 120 万吨/年扩至 150 万吨/年。未来万华福建 MDI 将新增 70 万吨/年,预计 2026 年二季度完成,万华福建第二套 33 万吨/年 TDI 项目预计 2025 年 5 月建成投产。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 TPU 三期、POE、PEBA、聚碳酸酯二元醇项目投产,MS 和 XLPE 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 [9] - 公司围绕现有装置迭代升级等加大研发投入,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竞争力提升。2024 年研发投入 45.50 亿元,占收入 2.5%,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1220 件,新获授权 649 件。公司将电池材料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三大负极材料全流程打通,正极材料开发差异化新技术 [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49.7/165.9/179.1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5/10.4/9.6 倍 [13]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5361|182069|207834|216211|229243| |YoY(%)|5.9|3.8|14.2|4.0|6.0| |净利润(百万元)|16816|13033|14972|16587|17909| |YoY(%)|3.6|-22.5|14.9|10.8|8.0| |毛利率(%)|16.8|16.2|15.5|16.2|16.3| |EPS(摊薄/元)|5.36|4.15|4.77|5.28|5.70| |ROE(%)|19.4|14.3|13.4|13.1|12.5| |P/E(倍)|10.3|13.2|11.5|10.4|9.6| |P/B(倍)|1.9|1.8|1.6|1.4|1.2| |净利率(%)|9.6|7.2|7.2|7.7|7.8| [15]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在 2023A - 2027E 各年度的情况 [16]
万华化学(600309):技改扩能产销同比增长,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