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W:利润+壁垒双杀器:解码汽车业务对小米的意义--小米集团更新报告-20250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销量有望超市场预期,带来高利润增量,并扩宽公司生态壁垒,驱动经销商开店热潮 [5] - 智能汽车交付量将超市场预期,2026 年小米汽车交付量预计为 84.8 万台,其中 YU7 交付量为 36 万台 [1] - 小米汽车热销会带来较高利润增量,2025 年实现盈利,2026 年实现 100 亿以上经调整利润,且能反哺公司生态壁垒,驱动经销商开店热潮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业务带来高利润增量 - 小米汽车 2025 年实现盈利,2026 年实现 100 亿以上经调整利润,得益于 SU7、SU7 Ultra 热销及 YU7 潜力 [13] - 2024 年全年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 321 亿元,毛利率 18.5%,Q4 收入 163 亿元,毛利率 20.4% [13] - 2024 年 4 月 SU7 交付后需求旺盛,2 个月交付量破万,年底稳定在 2 万以上,2025 年 3 月超 2.9 万 [15] - SU7 Ultra 售价超 50 万,发布 1 周锁单量破 1 万,等车周期超 18 周,SU7 等车周期超 46 周 [17][18] - 小米汽车加速产能建设,二期工厂提前验收助力 35 万辆年交付目标,上海或建工厂 [22][23] - 20 - 30w 价格带 SUV 市场容量比轿车高 70%,预计 YU7 复制 SU7 成功,获 Tesla Model Y 系列大部分份额 [24] - 预计 2025 年 SU7 稳态月销 2.5 万左右,交付量 31 万辆,市占率 23.13%;YU7 市占率 16.2%,稳态年销 36 万辆 [28] 汽车业务扩展公司生态壁垒宽度 - 小米从智能手机起步,到“人车家全生态”,实现全终端布局 [29] - 借助 Xiaomi HyperOS 打通 200 多个品类硬件设备,实现数据互通和场景联动,用 AI 赋能产品 [32] - 小米是终端全覆盖、产品全自主、底层操作系统打通的公司 [34] - 小米汽车销售渠道形成飞轮效应,SU7 系列热销使门店单店盈利能力提升,成“黄金业务” [35] - 2021 年底至 2024 年初小米之家门店数维持在 1 万家左右,2024 年底突破 1.5 万家,预计 2025 年突破 2 万家;汽车门店从 2024 年 5 月 70 家增至 2025 年 4 月 268 家,增幅 283% [36]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测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4818.44 亿、6364.75 亿、7164.71 亿元,同比增速 31.7%、32.1%、12.6%;经调整净利润为 416.42 亿、613.35 亿、655.96 亿元,同比增速 52.9%、47.3%、6.9% [7][39] - 收入驱动来自主业受益国补和智能汽车爆款热销带来新零售店铺规模扩大、反哺智能手机和 IOT 业务 [39] 估值 - 分部估值法:主业按 2025 年经调整净利润给 20xPE,智能汽车业务按 2026 年营收给 3xPS,按 8%折算至 25 年,合理市值 1.45 万亿港币,目标价 56.12 港币/股 [42] - DCF 估值法:按核心假设,g = 2%,WACC = 9.29%,目标价 48.83 港币/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