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星家纺(603365):电商毛利率提升,关注智能家纺进展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水星家纺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等部分指标未达股权激励目标,但24Q4部分指标同比增长,2025Q1收入增长但归母净利和扣非归母净利有不同程度下降[2] - 电商、直营收入下滑,毛利率增长但净利率下滑,库存略有提升[3][4][5] - 公司延续“大单品”策略、升级线下门店、布局智能家纺领域,有望带动产品升级、店效提升和业绩增长,虽下调部分收入和归母净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收入41.93亿元、归母净利3.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3.3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5.16亿元,同比增长-0.42%、-3.28%、1.77%、4.58%,未达股权激励目标;非经主要为政府补助0.22亿元,同比下降60.31%;剔除相关因素后归母净利3.8亿元,同比下降3.5%;经营性现金流高于净利因折旧及摊销费用、应收减少、应付增加[2] - 24Q4公司收入15.10亿元、归母净利1.5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49亿元,同比增长3.65%、23.56%、30.98%,归母净利增速高于收入因销售费用下降1400万元、管理费用下降500万元[2]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分红率64.3%,股息率5.6%[2] - 2025Q1公司收入9.26亿元、归母净利0.9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76亿元,同比增长1.20%、-3.79%、-9.84%;扣非净利降幅高于净利因25Q1政府补助0.12亿元,同比增长67%[2] 分析判断 收入情况 - 分产品看,2024年套件、被子、枕芯、其他收入分别为14.58、20.29、3.16、3.85亿元,同比增长-4.21%、0.18%、8.18%、5.67%[3] - 分渠道看,2024年电商、加盟、直营、其他收入分别为22.99、13.33、3.25、2.30亿元,同比增长-3.75%、1.46%、-6.51%、50.36%[3] - 分地区看,东北、华中、国外地区收入增长较快,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国外收入分别为0.82、2.77、7.49、1.01、2.50、1.01、3.15、0.14亿元,同比增长14%、-8%、7%、7%、13%、-2%、1%、24%[3] 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41.40%,同比提升1.36PCT;电商、加盟、直营、其他毛利率分别为42.96%、37.39%、52.86%、33.96%,同比提升3.19、-0.53、-1.05、0.98PCT;24年净利率8.74%,同比下降0.2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43%、4.47%、1.96%、-0.17%,同比增加0.33、0.17、0.11、0.29PCT;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占比提升0.1PCT,公允价值变动收入占比提升0.1PCT,营业外净收入占比下降0.9PCT;所得税/收入增加0.1PCT[4] - 2025Q1毛利率43.9%,同比提升2.5PCT;净利率9.7%,同比下降0.5PCT;毛利率提升而净利率下降因销售费用增加、其他收益及投资收益占比下降、营业外收入减少;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39%、5.33%、2.13%、-0.07%,同比增加3.13、0.51、0.17、0.31PCT;25Q1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占比提升1.3PCT,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冲回增加0.6PCT;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比下降0.1PCT,营业外收入占比下降0.7PCT;所得税/收入下降0.02PCT至1.81%[4] 库存情况 - 2024年末存货10.12亿元,同比增长5%;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商品占比分别为11.8%、5.1%、80.4%、2.4%,同比增加0.3、-0.4、1.4、-1.2PCT;存货周转天数145天,同比增加4天;应收、应付账款分别为3.03、3.24亿元,同比下降9%、11%;应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27、45天,同比增加-2、0天[5] - 2025Q1末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分别为10.80、2.75、2.66亿元,同比增长6%、-13%、-4%,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81、28、51天,同比增加14、-4、3天[5] 投资建议 - 公司延续“大单品”策略,产品结构升级、研发新材料,有望带动产品优化升级和毛利率提升,如大单品雪糕被升级至5.0和5.0Pro系列,凉感纤维提升触感及透气性[6] - 线下门店升级,发布“水星STARZHOME”形象,有望带动店效提升[6] - 公司布局智能家纺领域,推出智能枕、智能床垫等3C特色产品,有望为业绩增长带来新增量[7] - 下调2025 - 2026年收入预测47.56、51.74亿元至44.01、47.25亿元,新增2027年收入预测50.79亿元;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预测4.28、4.81亿元至3.81、4.02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27亿元;对应下调2025 - 2026年EPS1.63、1.83元至1.45、1.53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1.63元;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6.2元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1.2、10.6、10X,维持“买入”评级[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11|4,193|4,401|4,725|5,079| |YoY(%)|14.9%|-0.4%|4.9%|7.4%|7.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9|367|381|402|427| |YoY(%)|36.2%|-3.3%|3.8%|5.6%|6.1%| |毛利率(%)|40.0%|41.4%|41.7%|41.8%|41.9%| |每股收益(元)|1.44|1.40|1.45|1.53|1.63| |ROE|12.9%|12.3%|11.3%|10.7%|10.2%| |市盈率|11.23|11.61|11.18|10.58|9.97|[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