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下游需求逐渐回暖,新兴应用市场增长,未来业绩和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7] - 下游需求多点开花,汽车、AI、机器人等构筑增长主线,各领域产品均有进展和贡献 [7] - 内生外延驱动高端产品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打开长期空间,公司在多方面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并开展外延并购 [7] - 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应用领域突破,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目标价 39.1 元/股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8.28 亿、22.43 亿、27.19 亿、32.2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3.8%、22.7%、21.2%、18.6% [2]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5 亿、5.41 亿、6.55 亿、7.9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4.5%、24.4%、21.2%、21.4% [2]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05 元、1.30 元、1.58 元、1.92 元,市盈率分别为 29 倍、23 倍、19 倍、16 倍,市净率分别为 3.2 倍、2.9 倍、2.5 倍、2.2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41533.26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41533.26 万股,总市值 126.47 亿元,流通市值 126.47 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 9.50%,每股净资产 9.78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41.99/26.55 元 [4]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 2024 年 4 月 29 日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新洁能与沪深 300 的市场表现对比 [5][6] 相关研究报告 - 列出了《新洁能(605111)2024 年半年报点评》《新洁能(605111)2024 年一季报点评》《新洁能(605111)2023 年报点评》等相关报告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18.28 亿元,同比+23.83%;毛利率 36.42%,同比+5.67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 4.35/4.05 亿元,同比+34.50%/+33.05% [7] - 2025Q1 营业收入 4.49 亿元,同比/环比+20.81%/-5.01%;毛利率 36.58%,同比/环比+1.82pct/+0.61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 1.08/1.04 亿元 [7] 下游需求情况 - 2024 年公司收入构成为工业自动化 35%、汽车电子 18%、光伏储能 15%、泛消费 15%、AI 算力及通信 9%、机器人 4%、智能短交通 4% [7] - 汽车电子方面,车规级 MOSFET 料号超 200 款,与比亚迪等头部客户合作深化,产品覆盖 OBC、DC - DC 等核心模块 [7] - AI 服务器方面,产品已应用于服务器电源领域海内外头部客户并实现稳定批量销售 [7] - 光储方面,2024 年大力推广第七代 IGBT,加速去库存,2025 年大电流单管及模块有望接力增长 [7] 产品研发与拓展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 1.04 亿元,营收占比 5.67%,技术迭代与新品开发双线推进 [7] - IGBT 方面,第七代微沟槽平台量产良率超 98%,1200V 10A 逆导(RC - IGBT)IGBT 完成工程样品 [7] - 车规产品方面,2024 年新增 100 余款 AEC - Q 认证型号,双面散热 DFN5x6 封装实现小批量试产 [7] - 第三代半导体方面,SiC MOSFET 完成 650&1200V 产品平台搭建,100/200V GaN 产品正在开发中 [7] - 外延并购方面,2024 年参股中科海芯,平台化能力持续强化 [7] 投资建议 - 考虑到下游需求复苏情况不确定性,将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5.84/7.10 亿元调整为 5.41/6.55 亿元,新增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7.95 亿元,对应 EPS 为 1.30/1.58/1.92 元 [7] - 参考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及自身业绩增速,给予公司 2025 年 30 倍 PE,对应目标价 39.1 元/股,维持“强推”评级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预测数据,展示了 2024 - 2027 年各指标情况,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总收入等 [8] - 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等数据 [8]
新洁能(605111):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多领域开花打开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