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复盘系列:转债复盘2021:牛市延续,超额显著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度复盘2021年可转债市场,剖析市场表现、供需结构、信用风险等要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 - 2021年可转债市场延续牛市,中证转债指数全年涨幅超17%,走势与中证1000等小盘指数契合,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信用风险集中上半年且可控,市场分三阶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牛市继续 行情复盘 - 2021年是可转债市场牛市第三年,始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中,全年中证转债指数涨幅超17%,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实施 [8] - 2021年转债指数表现优于主要股票指数,走势与中证1000等小盘指数一致,市场走势分三阶段:上半年价格与估值分化、指数宽幅震荡;三季度估值与正股共振、指数快速拉升;四季度估值回升、低估值行业接力 [8] 供需结构 - 2021年可转债市场存续规模持续攀升,4月首破7000亿元,银行板块供给旺盛发行额超600亿元,交通运输等行业紧随其后 [11] - 全年发行节奏平稳,4月为供给旺季,10月供给减弱,发行规模达2897.12亿 [13] - 需求端,转债满足固收+投资者配置需求,公募基金持仓比例显著提升,2021年持仓规模从1514.74亿元增至2605.10亿元,占比从28.3%升至37.1%,各类固收+基金转债仓位均提升 [14] 信用风险 - 2021年可转债市场信用风险集中上半年,整体可控,一季度已充分定价,跌破债底和面值的转债个数2月达最高点后回落,9月起除A级以下评级,其他评级跌破债底个数占比回落至接近0%,仅部分AA+和AA类别转债跌破面值 [21] 阶段复盘:转债市场超额收益明显 阶段一:低价转债修复,二季度周期和成长转债开启上涨通道 - 2021年上半年转债市场宽幅震荡,2020年四季度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市场情绪致低价个券下跌、估值与价格分化,一季度低价券修复、高价券下跌,价格分化缓解,二季度市场震荡上行,成长主题转债5月进入上行通道 [29] - 1月中上旬春季躁动提前,低价转债修复,1月下旬至2月初市场担忧流动性收紧和货币政策转向,转债指数回落,1月31日可转债管理办法施行使赎回规则明晰,双高个券回调,春节前一周权益市场反弹,转债市场上行,春节后至3月上旬美债收益率上升使高估值权益板块回调,3月中下旬至4月转债指数宽幅震荡,权益市场行业轮动加快,4月个股和基金一季报披露使部分板块引领市场反弹,5月流动性改善驱动指数上行,热门主题概念活跃 [30][33] 阶段二:估值和正股双轮驱动,转债迎来最好光景 - 三季度转债市场表现强劲呈“倒V型”走势,7月至9月中上旬指数上涨约11%跑赢上证综指近8个百分点,9月中下旬回调下跌约4.13% [34] - 强势原因:正股市场结构性行情使转债板块和个券轮动,部分低价转债受益新能源行情;估值中枢抬升,新券上市定价高;条款博弈助力,大部分转债满足赎回条款后不提前赎回 [34] - 7月降准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月末正股调整,中证转债指数全月涨幅2.94%跑赢上证综指,新能源等核心赛道个券涨幅显著;8月半导体等核心产业链个券回调,光伏转债向上,建筑建材等低估值板块上涨,中证转债指数全月涨幅3.84%略逊于上证综指,热门主题个券轮番上涨;9月“限电限产”成焦点,火电等转债上涨,光伏转债回调,周期行业转债表现强劲,9月中下旬权益市场周期板块回落,转债指数小幅回落 [37][38] 阶段三:估值再度提升,行业轮动加快 - 四季度转债估值再度抬升,平均转股溢价率升至2017年以来的95%分位数,正股市场轮动加快,市场预期由滞胀转向稳增长 [39] - 行情受益于消费等行业悲观预期修复和军工等产业链,上游周期行业转债个券回撤幅度大 [39] - 10月中证转债指数小幅上涨0.12%,汽车等产业链个券领涨,绿电产业链个券强势,正股市场消费等板块上涨,周期行业指数下跌;11月中证转债指数持续上涨,正股制造和科技板块表现强劲,部分行业个券上涨;12月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增长成主线,降准和LPR下调落地,建筑建材等行业个券上涨,元宇宙概念火爆,传媒板块个券异动,11 - 12月新券发行上市迎小高潮,新券上市定位高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