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峰岹科技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307.5 元,基于 64.2x 26 年 PE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峰岹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厂商,具备高成长性和较强盈利能力等优势,凭借差异化产品方案在智能小家电、运动出行等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2019 - 2024 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 36.8%/59.7% [19] - 行业层面,BLDC 电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增长,2023 年中国该市场规模为 77 亿元,2028 年将增长至 204 亿元,2024 - 28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20.9%,国内厂商营收体量相对较小,国产化率仅约 23%,峰岹科技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厂商第一,为 4.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 - 公司层面,产品在白电、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有望驱动营收高速增长并维持高盈利能力,积极布局传感器产品,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切入机器人等新市场,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区别于市场观点 - 公司能力圈不限于低压小功率场景,已支持更丰富电机类型/负载特性,技术团队针对不同电机需求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在空调压缩机、汽车座椅调节等场景实现规模出货,进入更大市场 [21] - 公司差异化产品有助于保持较高盈利能力,避免同质化内卷,具有高集成度、自研电机控制算法、采用开源及自研内核降低成本等优势,2024 年毛利率达 53.24%,高于行业平均的 31.81%,在白电、汽车领域率先实现国产替代,有助于保持盈利 [22] - 布局传感器产品,发挥“以旧带新”优势,有助于切入伺服市场,打开成长空间,2024 年推出相关传感器产品,借助电机驱动控制芯片领域口碑和优势,有望加速新品导入和放量,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大 [23] 股价复盘 - 2022 年 4 月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上市以来股价走势与申万半导体指数较为一致,部分阶段受益于自身经营业绩释放以及机器人行业进展,股价表现强于整体板块,如 2H22 在服务器、白色家电领域突破使业绩坚挺,2023 年 5 月及 2025 年 1 月因机器人进展受市场关注 [24]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预计 25 - 27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0.69%/31.91%/30.08%至 8.45/11.14/14.49 亿元,对应 CAGR 达 34.15%;归母净利润为 3.23/4.43/5.82 亿元,对应 CAGR 达 37.82% [28] - 电机主控芯片 MCU 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35.93/25.73%/22.76%至 5.23/6.57/8.07 亿元 [28] - 电机主控芯片 ASIC 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营收同比增长 61.70%/44.54%/42.00%至 1.37/1.98/2.81 亿元,营收占比为 16.23%/17.78%/19.41% [29] - 电机驱动芯片 HVIC 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24.44%/22.40%/20.00%至 1.05/1.28/1.54 亿元 [30] - 智能功率模块 IPM 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78.50%/64.80%/60.14%至 0.77/1.28/2.04 亿元 [31] - 功率器件 MOSFET 业务预计 2025/2026/2027 年收入同比减少 10.00%/10.00%/5.00%至 210/189/179 万元 [32] 毛利率 - 预计 2025/2026/2027 年电机主控芯片 MCU 毛利率为 55.40%/55.80%/56.00%,主控芯片 ASIC 毛利率为 58.55%/60.11%/60.42%,电机驱动芯片 HVIC、智能功率模块 IPM 以及功率器件 MOSFET 毛利率均保持相对稳定,综合毛利率为 53.07%/53.73%/53.84% [33] 期间费用率 - 预计 2025/26/27 年管理费用率为 4.6%/3.9%/3.45%,研发费用率为 17.5%/15.1%/13.6%,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至 3.6%/3.1%/2.8% [35] 估值分析 - 选取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中微半导、纳芯微、敏芯股份 5 家 A 股电子公司作为可比公司,采用 2026 年 PE 估值,5 家可比公司 2026 年 PE 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 64.2/42.2 倍,考虑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壁垒高、盈利能力强、业绩有望快速增长且长期成长空间大,给予 2026 年 64.2 倍 PE,对应目标价 307.5 元 [38][39] 峰岹科技:国内领先的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供应商 - 峰岹科技成立于 2010 年,聚焦高性能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线涵盖电机驱动控制关键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下游合作客户众多,2023 年在中国 BLDC 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份额达 4.8%,位列国内第一 [42] 发展历程 - 2010 - 2014 年为初创与技术积累阶段,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形成核心技术团队,首创多项驱动技术 [45] - 2015 - 2018 年为市场拓展与产品应用阶段,产品在智能小家电、运动出行等细分市场崭露头角,营收和净利润显示出初步市场竞争力 [46] - 2019 - 2024 年为快速增长与技术突破阶段,切入白电、汽车等新市场,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 [47] - 2025 年至今为布局机器人新应用,探索传感器新技术阶段,递交 H 股发行申请,与三花控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47] 团队背景 - 董事长兼 CEO 毕磊在芯片设计领域有超 20 年产业化经验,首席技术官毕超专注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层具备丰富产业经验及深厚技术积累,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49] 股权结构 -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一致行动人持股 26.97%,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峰岹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华芯创业投资企业、深圳市芯齐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毕磊、毕超和高帅 [51] 产品布局 - 产品线涵盖电机驱动控制关键芯片,包括电机主控芯片 MCU/ASIC、驱动芯片 HVIC、智能功率模块 IPM 和功率器件 MOSFET 等,在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内核 ME,产品下游应用覆盖不同场景,可实现多种控制效果 [54] 经营模式 - 采用 Fabless 经营模式,与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销售模式为“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与终端客户建立较强黏性 [56] 营收结构 - 电机主控芯片 MCU 营收贡献超 60%,智能功率模块 IPM 营收占比逐年提升,ASIC 芯片营收占比或因客户降本需求进一步提升 [58] - 智能小家电营收占比下降,白电营收贡献从 21 年不足 5%提升至 24 年的 19.64%,汽车营收占比提升,营收结构更加多元均衡 [60] 行业:BLDC 电机加速渗透,驱动控制芯片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BLDC 电机应用持续扩展,24 - 28 年全球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 20% - BLDC 电机通过电子控制器和传感器实现换向,克服有刷直流电机先天性缺陷,兼具高效率、低功耗、低噪音等优势,但制造技术难度大,成本相对较高 [65][67] - 2023 年全球 BLDC 电机市场规模达 2749 亿元,中国达 696 亿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中国 BLDC 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6869/1946 亿人民币,对应年复合增速为 20%/23%,市场规模占比将提高 [68] - 白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市场 BLDC 渗透率较高,应用进入普及期,有望逐步取代传统电机,向高成长下游市场扩展 [74] 23 年中国 BLDC 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规模 77 亿元,国产化率为 23% - 2023 年中国该市场规模为 77 亿元,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204 亿元,2024 - 28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20.9%,国内厂商营收体量相对较小,国产化率仅约 23%,峰岹科技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厂商第一,为 4.8% [20] 市场规模:23 年全球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市场规模 263 亿元,24 - 28 年 CAGR = 18% - 2023 年全球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市场规模约 263 亿元 [4] 竞争格局:海外厂商仍占主导但集中度不高,2023 年国产化率提升至 23% - 国内 BLDC 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主要被海外厂商占据主导,2023 年国产化率提升至 23% [20] 技术趋势1:单芯片、全集成或将成为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重要趋势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技术趋势2:无感 FOC 算法在 BLDC 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中有望得到广泛采用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公司成长驱动:拓展传感器产品,深化白电汽车/机器人应用 驱动力1:紧抓白电、汽车、机器人等新市场机会 - 公司产品在白电、汽车等领域取得突破,技术团队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有望驱动营收高速增长并维持高盈利能力 [20][28] 驱动力2:推出传感器产品,提供伺服驱动完整解决方案 - 公司积极投入传感器产品研发,2024 年推出相关产品,可提供分立或集成方案,借助电机驱动控制芯片领域优势,有望加速新品导入和放量,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4][2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1:懂芯片更懂电机,三大核心技术团队高效协作 - 文档未提及具体内容 竞争力2:自研 ME 核+算法硬件化,产品兼具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 - 公司自研电机驱动控制处理器内核 ME,实现 FOC 算法硬件化,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低噪音、高可靠性的差异化控制效果,产品兼具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 [2] 竞争力3:具备丰富的解决方案,加速行业应用 - 公司具备丰富的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加速行业应用 [54]
峰岹科技(688279):BLDC“驱控+传感”双核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