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出口在二季度初表现出韧性,因贸易改道4月出口超预期,虽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将大幅放缓,但速度慢于预期,近期将2025年出口量增长预测从-10%调整至-5%,降低了政策制定者立即采取激进行动的压力,下调政策宽松和内需增长预测,维持2025年实际GDP 4%的预测不变,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是潜在宽松的下一个关键节点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增长势头 - 2025年迄今增长势头好于预期,一季度官方实际GDP同比增长5.4%,4月GS中国当前活动指标初步读数显示环比年化增长率为5.2%,虽4月制造业PMI显示出口疲软,但贸易相关硬数据表现好于预期,4月中国出口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出口商通过其他国家改道美国货物及“互惠”关税90天暂停期间的提前装运激励措施,可能减轻和延迟了美国关税对中国整体出口的影响 [2] 出口预测调整 - 调整出口预测,将部分可能的疲软推迟,有助于2025年上半年和全年增长,但会使出口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6年初走弱,预计2025年中国实际出口下降5%(之前为-10%,2024年为+13%),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0.5个百分点(之前为-1.0个百分点) [3] 政策宽松预期 - 出口表现较好减轻了北京立即放松政策的压力,4月政治局会议虽呼吁加快实施刺激措施,但未推出重大新措施,在最新一轮央行宽松政策后,推迟货币政策宽松假设,预计今年剩余时间政策利率下调20个基点(三季度和四季度各10个基点),2026年再下调20个基点(之前预计2025年下调60个基点,2026年无下调),预计扩大财政赤字(AFD)指标从2024年占GDP的10.4%扩大到2025年的13.5%(之前为14.5%),2026年进一步扩大到14.0% [4][8] 内需预测 - 由于政策支持较为温和,预计今年内需复苏力度不如之前假设,预计2025年整体实际内需和实际消费均增长4.5%(之前均为5.0%),2025年初出口持续强劲推迟了向内需的转变,维持2025年实际GDP 4.0%(2026年为3.5%)的预测不变 [9] 通胀预测 - 由于国内需求低迷、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政策宽松不情愿,预计今年中国通胀低于共识,美国关税高于预期加剧了供需失衡,对价格施加了进一步下行压力,4月通胀数据公布后,进一步下调PPI通胀预测,预计2025/26年全年PPI通胀同比为-2.1%/-0.6%(之前为-1.6%/+0.5%),CPI和PPI通胀预测均低于共识 [10] 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仍然很高,特别是关税和贸易路径方面,5月10 - 11日中美高级官员在日内瓦讨论贸易问题,双方称会谈“建设性”且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税回滚幅度越大、越早,对中国增长前景的积极影响越大,但可能也会抑制北京的政策刺激,目前预计中美双边关税将从目前超过100%的过高水平相对较快降至50 - 60%的较高水平,但预计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存在,基于中美关税谈判和美元整体贬值趋势,近期将3/6/12个月的美元兑人民币预测下调至7.20/7.10/7.00(之前为7.30/7.35/7.35) [11]
高盛:中国出口在第二季度初仍具韧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政策宽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