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4月验证期已过,基本面主要矛盾切换,外需回落担忧犹存,国内实际对冲力度成主要矛盾,5月两个重要催化使A股震荡区间中枢抬升,短期将试探震荡区间上沿 [2] - 中期供需格局展望未系统扭转,特朗普政策后续扰动担忧仍在、美国进口需求自然回落、国内供给绝对压力偏高 [2] - 2025年A股盈利能力底部微抬,但未确认有效改善 [2] - 二季度A股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基本面决定向上有顶,政策和流动性决定向下有底且中枢偏高 [3]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公募基金需经历调整期,强化被动权益产品发展趋势 [3] - 短期和长期结构方向都是科技,继续看好港股好于A股 [3] 各部分总结 短期市场表现 -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金融政策全面宽松,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直接关联,利于维持短期风险偏好和A股市场活跃 [2][12]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A股供需格局可能重回“临界水平”,若国内刺激政策强势,2025H2盈利能力或改善 [2] - 国内政策及时对冲,平准基金托底市场预期,五一假期后A股风险偏好小幅改善,短期将试探震荡区间上限 [2] 中期供需格局 - 需求侧美国补库存对进口需求支撑消退,外需存在回落压力,25Q3压力或加大,特朗普关税后续仍可能有扰动 [2][19] - 供给侧中游制造供给出清幅度将是“历史级别”,25年固定资产增速持续回落,上游周期固定资产增速先反弹后回落 [36][39] 盈利预测更新 - 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显示,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4Q4为 -55%大幅低于预期,25Q1为6.3%高于预期,变化逻辑不清晰 [2][48] - 采用修正后的毛利 – 三费同比、其他费用率,修正后24年全年利润同比为 -6.2%,24Q4 - 25Q1单季利润同比为7.8%、2.4% [2][62] - 不同情形下2025年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同,盈利能力底部微抬但未有效改善 [2] 25Q1景气方向 - 一季度需求小幅回暖,全A两非25Q1TTM收入同比小幅高于24Q3,但供需格局仍偏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 [74][77] - 业绩改善线索明确的景气方向稀缺且集中,主要是消费、医药和AI算力三个方向 [3] - 25Q1表现较好的行业集中在以旧换新、新消费alpha和医药领域,AI算力营收增速触底回升,订单回升指向后续营收改善 [85][87] - 一季报披露后,盈利预期上修的一级行业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商贸零售、钢铁、传媒和家电 [92] 公募基金改革 - 公募基金改革要点是“四个突出”,与市场原有预期相比有“三个柔和”之处 [3][95] - 强化被动权益产品发展趋势有“三个共振”,公募基金“逆势而为”重要性提升,规模顺周期扩张力度可能受限 [3] - 未来低估板块中短期修复速度可能加快,公募参照业绩基准“补齐低配方向”或成高频中短期机会 [3] 结构推荐 - 短期科技相对性价比占优,机器人微观结构占优,主题弹性好于国内AI,长期A股重启结构牛需科技重磅产业催化 [3] - 继续看好港股好于A股,出口链修复、公募“补齐低配方向”是短期主题性机会 [3]
申万宏源策略关键验证期之后的观点更新:A股供需格局展望重回临界值-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