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9][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思科技是智能终端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四新战略”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品线横向拓展,业务布局多点开花,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新兴业务领域均有发展,未来营收和利润有望实现增长 [1][2][3][4] - 预计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21.59、1132.44、1326.28 亿元,同比+31.85%、+22.88%、+17.12%;归母净利润为 50.34、63.96、75.70 亿元,同比+38.91%、+27.05%、+18.35% [9][118][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蓝思科技:平台型精密制造厂商,横纵布局助力业绩增长 - 公司概况:前身是 1993 年成立的恒生玻璃表面加工厂,2006 年总部落户长沙,2015 年上市,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拓展新兴市场 [14][15]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集中,周群飞夫妇为实控人,截至 2024 年年报,二人共计持有公司股份 62.13% [16] - 业务布局:围绕“四新战略”,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其他新兴智能终端,打造全球化生产基地 [20][23] - 财务分析:营收具备较强韧性,2018 - 24 年 CAGR 为 16.67%;2024 年归母净利润 36.24 亿元,同比+19.94%;各业务线 2024 年全面增长;毛利率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下降,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7][29][34] 2. 消费电子:把握 AI 终端发展机遇,垂直整合业务升级 - 行业:传统智能手机市场饱和,AI 赋能终端销量企稳回暖,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6.4%;玻璃盖板尺寸增大、形态升级、硬度提升,玻璃背板在 5G 时代综合性能占优 [36][44][53] -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是玻璃盖板引领者,横向拓展蓝宝石、陶瓷等材料;2020 年收购可成子公司切入金属机壳中高端市场;2019 年开始布局整机组装业务,湘潭蓝思 2024 年营收 250.60 亿元,同比+97.42% [56][64][71] 3. 汽车电子:开拓汽车电子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行业:全球智能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5.9%,驱动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加速扩展,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18.2%;车载显示市场受多屏化、大屏化、高清化驱动持续扩容 [74][76][80]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快速增长,2022 - 24 年 CAGR 为 28.69%;围绕智能驾驶舱研发生产多种产品,与头部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超薄夹胶玻璃加速落地 [91][94][99] 4. 新兴业务:横向拓展新兴领域,打开成长天花板 - 折叠屏: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长,2024 年中国出货量同比+30.8%,盖板和铰链是核心价值增量;公司掌握核心制造工艺,已为大客户供应屏,正配合北美大客户进行折叠屏验证 [100][101][102] - AI/XR 眼镜:2024 年 XR 出货疲软,AI 赋能助力远期成长,预计 2030 年全球 VR/AR 出货量有望增长到 3000 万/180 万台;公司与 Rokid 合作实现 AI 眼镜全链条生产 [103][105] - 智能零售终端:智慧零售终端市场空间广阔,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11.0%;公司助力支付宝“碰一下”产品量产 [108][109] - 机器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 2023 - 29 年 CAGR 为 57.04%;公司自 2016 年布局,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服务,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110][114][115]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假设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其他智能终端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按一定趋势变化,预计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21.59、1132.44、1326.28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5.32%、14.73%、14.12% [116][117][118] - 相对估值:选取立讯精密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2025 年可比公司 PE 为 17.65x,PEG 为 0.66;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和 EPS,2025 年 5 月 26 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78x、16.35x、13.8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
蓝思科技:平台型精密制造厂商,业务布局多点开花-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