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JumpModel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分解资产收益率变化,区分平稳变化与跳跃变化,捕捉市场结构性变化[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拓展,引入跳跃过程描述突变: 其中控制跳跃概率,为突变转移概率[14] 2. 观测变量服从带跳跃项的肥尾分布: 可选用Laplace分布等[17] 3. 惩罚系数通过滚动窗口交叉验证优化(24个月训练窗口+12个月验证窗口)[30] - 模型评价:相比传统HMM能更及时捕捉市场突变,但对惩罚系数敏感[20] 2. 模型名称:XGBoost预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集成学习方法处理高维特征数据,预测JumpModel输出的市场状态[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特征包括资产特定回报特征(EMA、Sortino比率等)和跨资产宏观特征(国债收益率、VIX指数等)[32] 2. 采用默认参数避免过拟合,每6个月滚动迭代训练[34] - 模型评价:在沪深300、中证500等资产上展现出稳健的择时能力[35][39] 3. 模型名称:均值-方差优化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XGBoost预测结果动态调整资产权重[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单资产上限)[42] 协方差矩阵反映资产间风险联动[4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JumpModel-XGBoost框架 - 沪深300择时策略年化收益率6.37%,IR 0.58(基准为等权配置)[49] - 中证500策略交易频率较高,需注意成本控制[39] - 中证国债指数策略成功捕捉牛市主要阶段[41] 2. 均值-方差优化组合 - 2018-2025年多资产测试中: - 年化收益:6.37% - 最大回撤:13.9%(2021年) - 换仓频率:3-11次/年[55] - 配置上限测试(30%/40%/50%/70%)显示收益差异不显著[5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资产特定回报特征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资产自身波动与风险特征[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指数移动平均线(EMA) - 下行偏差(对数刻度) - Sortino比率[32] 2. 因子名称:跨资产宏观特征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与流动性[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2年期国债收益率 - 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 - VIX指数 - 股债相关性[3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中未单独列出因子测试指标,仅作为模型输入特征使用)
基于JumpModel和XGBoost的资产配置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