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CR8是趋化因子受体家族重要成员,在肿瘤微环境Tregs中高度特异性表达,能促进Tregs募集和功能增强,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助力肿瘤免疫逃逸,在多种肿瘤中显著上调,是极具潜力的肿瘤免疫靶点 [2][6]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28款CCR8单抗处于研发阶段,15款进入临床阶段,礼新医药联合中国生物制药开发的LM - 108是全球进展最快的CCR8靶向抗体,临床数据优异,研发进度位于国际前列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CR8:极具潜力的肿瘤免疫靶点 - 肿瘤免疫治疗虽有成功,但肿瘤组织中浸润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导致患者对免疫疗法应答率低,开发特异性靶向和清除肿瘤组织中浸润的Tregs是突破PD - 1局限性的必然方向 [16] - CCR8在肿瘤浸润的Treg上特异性高表达,是肿瘤部位Treg细胞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和极具潜力的肿瘤免疫靶点,开发CCR8靶向性单克隆抗体药物有望抑制肿瘤部位Treg功能,临床前研究显示CCR8抗体有抑制肿瘤生长活性,且与PD - 1/L - 1联用有抗肿瘤协同作用 [16] - CCR8是趋化因子受体亚家族成员,属G蛋白偶联受体,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类型密切相关,主要介导Treg和Th2细胞向炎症或肿瘤部位募集,Treg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18] - CCR8由CCL1激活形成CCR8 - CCL1信号轴,该信号轴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抗凋亡,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新生血管,诱导CD4⁺T细胞向Treg分化,促进免疫抑制环境形成 [20] - CCR8能直接募集Tregs进入肿瘤微环境,还能增强Treg免疫抑制能力,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性Treg细胞CCR8表达显著上调,提示其是潜在治疗靶点,且组织特异性表达可降低系统性自身免疫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 [22] 国内外药企竞逐加速,礼新/中生一马当先 - 截至2025年6月,全球28款CCR8靶向单克隆抗体处于研发阶段,15款已进入临床试验,国内外多家医药企业积极布局,礼新医药与中国生物制药合作的LM - 108研发进展最快 [26] - LM - 108能通过ADCC特异性清除肿瘤浸润Treg,增强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果,2024年11月礼新医药与中国生物制药就LM - 108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29] - 2024年ASCO大会公布LM - 108与PD1单抗联用治疗胃癌患者数据,所有可评估疗效患者中ORR为36.1%,DCR为72.2%,mPFS为6.53个月;一线治疗失败患者中ORR为63.6%,DCR为81.8%;CCR8高表达亚组ORR为87.5%,DCR为100% [31] - 2025年6月19日,LM - 108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既往经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CCR8阳性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此前2月,LM - 108用于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MSI - H或dMMR晚期实体瘤患者已被纳入突破性疗法 [31] 投资观点 - 药品方面,医保“腾笼换鸟”持续演绎,创新药出海是投资主线,看好现金流健康、有源头创新能力、差异化布局、搭建成熟研发技术平台或技术平台经过验证的创新药企,同时关注突破性疗法和技术突破带来的板块性热度,看好细胞因子免疫疗法等新赛道 [33] - CXO方面,重视板块性投资机会,外向型CDMO受益于海外客户需求,订单回暖,基本面向好且估值处于低位;内需型CRO基本面见底,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或进入上升通道,有望充分受益 [33] - 医疗器械方面,2024年政策影响院内手术量/诊疗量,2025年随着政策边际缓和,看好院内业务恢复正常增速,近期关注设备更新落地,院内耗材关注电生理、骨科等领域,中长期关注家用医疗器械板块 [34] - 生命科学服务方面,板块去泡沫彻底,资金配置比例低,多项需求指标改善,供给端出清,财务指标企稳,板块或周期见底,不同公司拐点节奏有差异,重视出现拐点后持续向上的标的 [34] - 中药方面,核心关注基药目录、集采推进、比价政策,跟踪库存水平和中药材价格,预计2025年行业迎来收入利润拐点,优先看好具备成长性的品牌OTC药企和需求刚性、分红高的稳健资产 [34] - 生物制品方面,优先胰岛素/血制品,持续关注疫苗,胰岛素预约降价温和,国产替代进口、三代取代二代加速,血制品短期关注价格优势,长期优选浆站龙头,疫苗景气度低迷,关注大品种、创新和出海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