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板块行情扩散,延伸细分环节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板块行情扩散,延伸至细分环节,全固态硫化物电池虽被视为理想解决方案,但规模化量产面临基础科学问题,各环节在设备、降本、材料等方面有不同特点和挑战,部分环节有潜在投资机会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造 | 设备 - 全固态硫化物电池规模化量产面临基础科学问题,核心工序在前后道和中道与液态锂电有区别,整体生产组装密封性提升 [12] - 粘结剂纤维化+极片辊压是固态电池增量生产制程,硫化物体系需干法电极,干法工艺成膜是普遍压实工艺,正负极压实必要 [13] - 原纤化干法工艺技术需精准控制温度和剪切力,干法辊压工艺技术对设备精细度要求高,干法电极和固态电池辊压设备用量大、价值量弹性大 [16] 降本 | 硫化锂 - 硫化锂产业化门槛在于合成和放量,包括性质特殊、高危原料获取难、提纯难、专用设备开发难、人员安全难保障等 [18] - 介绍了球磨法、溶剂法、高温高压法、碳热还原法、气相法等硫化锂生产工艺的优缺点 [19] 降本 | 锂金属负极 - 锂金属负极有理论比容量高和氧化还原电位低等优点,但锂枝晶生长和界面管控棘手,规模化制备成本高,适当厚度能平衡安全性、稳定性和能量密度 [23] - 梳理了减材制造、增材制造、自生成负极等锂金属负极生产工艺及特点 [22] 博弈 | 铁基集流体 - 集流体材料革新源于铜箔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接触会发生点蚀腐蚀,不锈钢或铁基材料是解决方案 [27] - 三星SDI展出采用“不锈钢集流体”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900Wh/L,循环寿命超千次,计划2027年前量产,但应用仍面临电导率低、腐蚀风险、制造工艺和成本控制等挑战 [27] 博弈 | 骨架基膜 - 大孔径骨架基膜技术路线认可度提升,刚性骨架+原位固化打通生产制程,固态电解质膜是关键部件,有复合隔膜和固态电解质膜等路线,骨架基膜+原位固化技术路线相对成熟,能解决硅负极膨胀问题,提高离子传输效率 [28] 博弈 | 卤化物 - 2025年以来产业链关注卤化物,龙头厂商布局和关注度提高 [32] - 卤化物叠加硫化物使用,可降低成本,提高正极工作电压,锆系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 [32] 迭代 | 正极 - 固态电池行情扩散至三元正极标的,全固态趋势中,三元正极企业有望受益于渗透率恢复,产品升级至超高镍、富锂锰基及NL结构材料,且多有延伸至硫化锂的布局 [36] 迭代 | 铜箔 - 传统锂电铜箔面临行业供需错配和技术迭代挑战,24年行业全面亏损,25Q1多家厂商扭亏,盈利拐点确立 [41] - 固态方面,多孔铜箔、镀镍铜箔、锂铜复合带等新技术持续送样;PCB方面,市场需求大,由日韩厂商垄断,国产替代空间打开,厂商布局送样和小批量出货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