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轮商品价格上涨的几个疑点与债市启示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反内卷”行情点燃商品市场热度,本轮商品价格上涨存在持续时间长幅度高、看似偶然因素驱动但中枢抬升、无需求侧配合、未在PPI中显现等疑点,是供给扰动与预期改善共振的结果,商品价格与PPI背离有价格统计口径和传导时间的原因,对债市需关注再通胀及市场对供需因素的定价,现阶段商品价格反映基本面反转风险不高但可能传导至通胀,7月PPI有望改善,长期商品价格取决于供需变化,若预期提振基本面债市有调整风险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疑点之一:持续时间长、上涨幅度高 - 本轮商品上涨持续一个月,是今年最持久的一次,收复关税日以来跌幅近5成,南华工业品指数6月4日至7月9日上涨189.6点,是关税日以来最大跌幅的47.9%,技术面更像行情反转而非短期反弹 [1][4] 疑点之二:上涨看似由偶然因素驱动,但中枢不断抬升 - 商品价格上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604 - 612)关税悲观情绪释放后技术性反弹,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2.1%;第二阶段(613 - 624)以色列伊朗战争扰动,冲高回落,结束后价格中枢高于战前,较6月3日上涨3.7%;第三阶段(625至今)“反内卷”行情催化,7月9日较6月3日低点上涨5.6% [1][7][8] - 价格中枢提升原因有价格低位“人心思涨”、悲观预期好转、季节性做多顺风期 [1][10][11] 疑点之三:本轮价格反弹并无需求侧的配合 - 基本面地产相关“旧经济”弱势未反转,6月二手房挂牌价格指数低位徘徊,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 - 9.6%,较5月明显走弱 [1][15] - 商品现货价格粘性,部分商品期现价格背离,价格上涨更多反映预期而非现实,9个反弹强势品种主力合约基差率上升,部分商品现期货价格背离 [1][17] 疑点之四:本轮商品反弹尚未在PPI中显现 - 6月PPI环比持平上月为 - 0.4%,同比较5月下行0.3个百分点至 - 3.6%,生产资料同比进一步走弱0.4个百分点至 - 4.4%,生活资料同比持平上月为 - 1.4% [1][19] - 背离原因是商品期货合约价格反弹但现货价格有粘性,物价统计为现货口径,且价格传导需要时间,7月PPI有望反弹,因生产资料价格指数6月以来连续三周反弹,7月商品震荡偏强概率高 [1][19][20] 关注商品价格反弹对债市的可能影响 - 商品价格上涨通常伴随债券利率上行,关注商品价格对债市意义在于再通胀及市场对供需因素的定价 [1][22] - 现阶段商品价格反映基本面反转风险不高,但可能传导至通胀,7月PPI有较大可能改善,长期商品价格取决于供需变化,若预期提振基本面债市利率有调整风险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