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锅圈万店规模奠定龙头地位,爆品、会员、新渠道构建三维护城河,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核聚变临界点已至,关键部件与材料迎战略机遇,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增长 [5][10] 锅圈(02517)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析锅圈“在家吃饭”千亿赛道可持续增长逻辑,解答万店规模转化为竞争壁垒、分散市场捕捉下沉机遇、供应链与渠道创新构建差异化护城河三大问题 [3] 公司现状与前景 - 创立于2015年,早期专注供应链管理,截至2024年底有10150家门店,覆盖全国31省,2022年零售额市占率居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首位;自建6大单品工厂,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同比+3.1%至3.11亿元;计划5年新增1万家门店强化规模效应 [4] 行业格局与潜力 - 中国在家吃饭餐食市场2022 - 2027年CAGR达20.7%,2027年预计达9400亿元,但2022年CR5仅11.1%格局分散;三线以下城市预制菜渗透率不足25%,乡镇等下沉市场有望成核心增长引擎 [4] 竞争优势 - 爆品策略:99元毛肚自由套餐2024年销售额破5亿元,抖音曝光62.1亿次;会员生态: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人(同比+48.2%),预付卡沉淀资金9.9亿元(同比+36.6%);渠道创新:2024年5月下旬通过抖音账号矩阵推毛肚火锅套餐,总曝光量突破62.1亿次,24h无人零售模式创新落地,看好乡镇门店下沉空间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71.83/80.36/90.80亿元,归母净利润3.40/3.96/4.6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5/21/18x,维持“买入”评级 [5] 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 核心问题解答 - 解决当前核聚变技术进展和未来关键时间节点展望、全球核聚变装置运行状况及融资情况分析、磁体系统等价值量分析及关键材料拆解问题 [7] 技术突破 - ITER预计2034年开始氘 - 氚等离子体实验等;HL - 3 2025年5月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EAST 2025年1月完成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BEST 2025年5月工程总装提前启动,计划2027年建成,2030年演示发电;CRAFT预计2025年底建成 [8][9] 资本投入与市场规模 - 2024年核聚变行业吸引超71亿美元投资,新资金超9亿美元,公共资金增长57%达4.26亿美元;美国三大公司合计融资43亿美元,谷歌、微软计划用核聚变供电;中国聚变新能注册资本145亿元,多家获数亿融资;预计2025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3451亿美元,2037年底达63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1% [10] 关键时间节点 - 2030年BEST实现聚变演示发电;2035年左右CFETR建成;2045年左右我国可控核聚变能应用进入示范阶段;2050年左右实现聚变商业化发电 [10] 关键部件与材料 - 以ITER为例,磁体系统、堆内构件、真空室等关键部件成本占比分别为28%、17%、8%,单堆建造成本1000亿人民币时,三个部件合计价值量达530亿人民币;核心材料包括钨、铍等,高温超导、钨合金技术突破有望加速行业发展 [11] 建议关注公司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等多家公司 [13]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