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专题:煤炭抓手或在于开工率产能过剩,还是产量过剩?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环境不同于“供给侧”时期的产能过剩,更类似于在产能相对合理的情况下由高开工、以量补价导致的内卷式竞争,煤炭行业反内卷的抓手可能是控制开工率,而石化行业可能的抓手是淘汰炼油产能、控制烯烃等重点石化品种新产能 [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15 年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回顾 -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用 3 至 5 年再退出产能 5 亿吨左右、减量重组 5 亿吨左右;3 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等项目,确需新建的实行减量置换;淘汰特定产能且发生安全事故及采用明令禁止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改造的煤矿;严控超能力生产,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 276 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8] 2015 年煤炭供给侧改革成果 - 产能淘汰显著,截止 2020 年底,全国累计退出煤矿 5500 处左右、退出落后煤炭产能 10 亿吨/年以上,安置职工 100 万人左右,煤矿数量缩减到 4700 处以下,单井平均规模达到 110 万吨/年 [9] - 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2020 年晋陕蒙三省(区)原煤产量 27.9 亿吨,占全国的 71.5%,全国煤炭净调出省(区)减少到晋陕蒙新 4 个省(区),晋陕蒙三省(区)调出煤炭 17.3 亿吨左右 [9] - 重组后大型化能源集团涌现,如神华与国电、山东能源与兖矿等企业合并重组 [9] - 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百万吨死亡率从 2010 年的 0.749 下降到 2015 年的 0.162,并进一步下降到 2020 年的 0.059 人 [10] - 定价机制市场化,从 1992 年煤炭价格改革试点到 2013 年取消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并轨,2017 年以来建立“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 + 浮动价”的定价机制 [10] 2025“反内卷”vs.2015“供给侧”,面对的煤炭行业环境有什么不同 - 2016 年全国煤炭产能约 57.3 亿吨,产量 34.1 亿吨,利用率偏低;2022 年全国煤炭产能超过 44 亿吨,产量达到 45.5 亿吨,到 2024 年产量达到 47.6 亿吨,开工率过高,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以量补价的动机,造成内卷式竞争 [1][19] 煤炭反内卷可能的抓手是什么 - 当前煤炭行业反内卷的抓手可能是控制开工率,与石化行业不同,石化行业可能的抓手是淘汰炼油产能、控制烯烃等重点石化品种新产能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