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应用拐点已至,聚焦Infra与大场景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大模型持续更新性能提升,带动海外AI应用落地及大模型调用量提升,催生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国产应用增长但增速缓和,随着国产大模型迭代升级有望加速落地;应重视AI应用相关投资机遇,关注中国特色infra和AI应用落地大场景 [2][7] 各部分总结 海外大模型持续更新,性能提升加速AI落地 - 4月以来xAI、谷歌、Anthropic等海外知名大模型厂商密集更新大模型并提升性能,如7月10日发布的Grok - 4多项基准测试超越,学术领域表现顶尖 [16] - GPT - 5或近期发布,作为行业先行者的OpenAI新一代大模型或提升整体行业天花板 [19] - 各厂商技术路线和训练数据有差异,产品效果和领域特点不同,如Claude 4系列大模型编程性能领先 [21] 模型性能提升,带动海外应用调用爆发式增长 - 海外大模型调用量爆发式增长,如谷歌AI Token月均调用量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增长至2025年4月的480万亿,OpenRouter平台大模型整体调用量较年初大幅增长388.32% [25] - 大模型调用量提升催生算力基础设施需求,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同步爆发,大厂Capex有望高增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进入高景气周期 [28] 国产大模型保持追赶,应用落地有望提速 - 国产应用保持增长但增速缓和,2025年6月夸克/豆包/DeepSeek/腾讯元宝/Kimi智能助手等国内AI应用MAU分别为15618/12594/9410/4095/2352万,同比上月有不同变化 [31] - 国产大模型持续迭代,随着DeepSeek、Qwen、Minimax等厂商新一代大模型升级,有望缩小与海外差距,加速国产AI应用落地 [34] 投资建议:聚焦Infra与大场景 - 海内外AI应用落地趋势加速,AI应用迎来落地拐点,应重视相关投资机遇 [38] - 推荐关注中国特色infra,重点关注IDC及国产算力产业链;重视AI应用落地大场景,如教育、司法、医疗医药等领域AI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