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债买卖何时重启?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债买卖于2024年8月推出、2025年1月暂停,短期重启概率不大,因不满足重启三大条件;长期看,随着降准空间收窄,重启必要性提升,但需改进操作目的与增强透明度 [5][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债买卖推出到暂停的时间线 - 2023年10月30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逐步增加国债买卖;2024年8月30日央行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1000亿元;2025年1月10日央行决定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7] 国债买卖推出原因 - 长期是为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动基础货币投放从依赖降准和广义再贷款工具转向国债买卖,且中央加杠杆趋势下,国债扩容需要央行配合缓解流动性压力和稳定发行成本 [5][11] - 短期是2023Q4 - 2024Q1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化,国债买卖操作推出隐含引导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目的 [15] 国债买卖操作方式 - 主要采取“买入 + 借券卖出”方式,国债净买入单月操作规模和对政府债权单月增量无法完全对应,二者口径差为卖出借入国债规模和央行持有的到期国债规模之差 [5][19] 国债买卖对报表科目的影响 - 央行买卖国债影响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买入增加、卖出减少;买入国债计入“对政府债权”科目;借入国债不计入表内资产科目,卖出借入国债计入“其他负债”科目 [24] 国债买卖暂停原因 - 导致广谱利率过快下行或是直接原因,操作未达推动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目标,12月操作使广谱利率下行,1Y国债收益率跌破1%,与DR007深度倒挂 [5][28] 国债买卖重启条件 - 需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国债收益率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具体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债市场供求矛盾不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跌破1.6%、避免国债收益率波动过大等 [5][31][32] 国债买卖重启概率不大的原因 - 农商行利率风险高,重启买债可能引发抢配长债致损失 [5][36][44] - 二季度以来资金面衰退式宽松,重启买债可能引发跟风配置压低收益率 [5][40][44] - 三季度政府债净融资压力可控、信贷投放转弱,流动性压力不大 [43][44]